酷暑逼人,熱度爆表的除了溫度計,,還有全球旅游市場。
當許多人為旅游業(yè)提振經濟歡呼之際,,一些城市也因此面臨大考——
若涌入的人潮超過當地自然,、社會環(huán)境承載力,該如何應對,?
其中,,意大利名城威尼斯最先答卷。
本報記者 彭德倩
“進城稅”限制客流
一年收了3700萬歐元
“如果你想去市中心買點火腿,,是買不到的,,因為熟食店都消失了�,!�41歲的威尼斯居民托馬索說,。
在全球文旅產業(yè)中,,一個新詞正被越來越多人所認知——威尼斯效應。
威尼斯效應,,指的是時間,、客流的集中導致的巨大壓力對威尼斯帶來的負面影響,包括本地人口流失,、生活成本上升,、環(huán)境破壞等。
由于這一效應已在更多地區(qū)蔓延,,它成為過度旅游導致城市困境的概括,,并在全世界范圍內引起重視,不少正大力發(fā)展旅游產業(yè)的城市也對此加緊行動,,防患于未然,。
近幾年,到訪威尼斯的游客每年超過2000萬人次,。也就是說,,這座5萬多人的小城,平均每天接待游客量高達約6萬人次,。
“每年到了七八月旅游旺季,大量游客涌入威尼斯,,就像在打仗一樣,。”當地旅游事務負責人曾表示,。滾滾人流,、大量旅游收入相伴而來的是對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居民生活和文物古跡保護帶來的巨大沖擊,。
蜂擁而至的游客令威尼斯街道變得擁擠不堪,,公共交通系統(tǒng)處于崩潰邊緣,城市基礎設施面臨巨大壓力,。威尼斯每年用于城市維護的費用超過4000萬歐元,,維護成本高企。而游客的許多不文明行為——如亂扔垃圾,、跳入運河洗澡,、在岸邊聚餐等,也導致城市環(huán)境惡化,,影響當地人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旅游業(yè)過度開發(fā)導致城市房價與租金攀升,,大量居民住宅房屋被酒店“占據”,。此外,,物價水平持續(xù)上升,許多特色老店,、日用品店被各種旅游紀念品商鋪“擠走”,,當地人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
“如果你想去市中心買點火腿,,是買不到的,,因為熟食店都消失了�,!�41歲的威尼斯人托馬索講述著旅游業(yè)無序膨脹給生活帶來的巨變,。
為此,部分威尼斯本地人選擇了逃離,。據不完全統(tǒng)計,,當地每年流失近千人口。目前,,威尼斯本地人數量僅為二戰(zhàn)后的30%左右,。另有部分當地人多次發(fā)起諸如“出威尼斯”等活動,呼吁當局限制游客人數,,保障本地人的權益,。
隨著“積怨”一年年加深,2016年8月,,威尼斯居民做出極端行為——在當地知名景點附近張貼“驅逐游客”傳單,,上面用英文寫著“游客請走開!你們正在摧毀這個地方,!”等文字,。
為了緩解巨大的公眾壓力,改善城市環(huán)境,,當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游客的人數,。
此前,威尼斯政府向過夜游客征收每晚5歐元左右的“過夜稅”,。作為全球范圍內首個向游客收取“進城稅”的知名旅游城市,,威尼斯的措施引起廣泛關注。僅去年一年,,它就因此獲得收入3700萬歐元,。
今年初,威尼斯出臺規(guī)則,,將針對不過夜的“一日游”游客征收2.5歐元到10歐元不等的“進城稅”,,自4月25日至7月14日的29個旅游高峰日的特定時段,當地在這一稅項中共獲得約220萬歐元的收入,。據悉,,這些資金將全部用于改善城市基礎建設和環(huán)境,。
此外,威尼斯政府還出臺了一系列組合拳,,如禁止在距離歷史遺跡較近的城市中心新開或擴建酒店,,在部分熱門景點安裝設備監(jiān)控游客人數,在旅游高峰期間,,部分重要街道設置閘口限制游客通行等,。
從8月1日開始,威尼斯把單個旅游團體的人數限制在25人以內,。與之同時頒布的還有“導游使用擴音器禁令”,,違規(guī)者將被處以25歐元至500歐元不等的罰款。
旅游產業(yè)蓬勃發(fā)展
“雙刃劍”挑戰(zhàn)極限
25%的受訪者感受過“過度旅游”帶來的壞處,,12%的游客因為擁擠破壞了旅游體驗,,拒絕故地重游。
有觀點認為,,威尼斯本身是一座小城,,加之文物古跡遍布、河道縱橫,,其環(huán)境承載力與游客接待能力天然有限,。
而目前,威尼斯旅游業(yè)處于高度膨脹階段,,威尼斯城市環(huán)境和基礎設施等早已不堪重負,,上述“頭痛醫(yī)頭”的措施只能部分緩解矛盾,卻難以令城市更好地休養(yǎng)生息,,在產業(yè)發(fā)展中難以產生正向循環(huán),。
旅游業(yè)依托于自然環(huán)境或人文景觀,,通過吸引眾多游客,,為旅游目的地創(chuàng)造投資、就業(yè)機會和顯著經濟效益,,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看似多多益善,然而在繁榮之外,,如何防止規(guī)模失控衍生出的問題,,應該被更早、更深地納入考量,。
在時令性因素和營銷引導下,,特定旅游地游客的數量可能形成過度增長,若無法得到有效管控,、引導,,將成為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對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社會秩序等方面產生了較大負面效應,,對城市來說“好事”變“壞事”;另一方面,,旅游地過高的人口密度也破壞了游客的旅行體驗,。
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就是一個被過度旅游限制發(fā)展的典型案例。
這座不到100萬居民的城市一年內接待的游客數近2000萬人次,,社會管理難度升級,,不僅影響了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還使得這座特色旅游城市失去了底色,。
由于巨大的客流量,,原本以“世界自行車之都”著稱的阿姆斯特丹的道路變得擁堵。人們逐漸發(fā)現,,在城市中自由騎行越來越不通暢了,。
站在游客的角度,本意以休閑娛樂為目的的出行,,因面對擁堵的人群和異化的城市,,而失去應有的樂趣。
在2019年柏林國際旅游交易會論壇上,,德國旅游咨詢公司發(fā)布了題為《繁榮還是蕭條,?旅游走向何方》的世界旅游趨勢報告。
報告對24個國家的29000名國際旅行者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25%的受訪者在旅游目的地感受到“過度旅游”帶來的壞處,12%的游客因為客流過多破壞了旅游體驗,,拒絕故地重游,。親子游的家庭和年輕人對擁擠更為敏感。
越來越多跡象表明,,隨著旅游產業(yè)蓬勃發(fā)展而出現的過度旅游問題,,使旅游產業(yè)面臨日益緊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內在需求。
探尋新的旅游業(yè)態(tài)
求得多方平衡
公益旅行讓旅行者更多參與環(huán)境保護或改善當地生活,,把“掠奪性旅游”轉變?yōu)椤靶迯托月糜巍薄?/p>
值得關注的是,,越來越多遭遇“威尼斯效應”的城市,在收費限制上做文章,。巴塞羅那約有160萬常住人口,,但每年游客數量在700萬左右,令城市資源承壓,。目前,,當地向游客征收的“城市稅”為每晚3.25歐元,。
乘郵輪到訪巴塞羅那的游客也需支付相應稅費,訪問時長不超過12小時的支付3歐元,,超過12小時的支付2歐元,。
美國夏威夷州州長格林今年2月提議向游客征收每人25美元的稅費。
對此,,經濟學家認為,,諸多禁令、收費,,或許可以帶來一時收入的激增,,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游客人數,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游客與當地居民之間權益上的沖突,,以及發(fā)展旅游與保護當地環(huán)境之間的矛盾,。
同時,由于“收稅”是更為簡單而可帶來巨額收入的手段,,預計今后會有越來越多的地方向游客征稅,,這意味著去一些地方旅游將變得更貴,背包客和年輕人或因此望而卻步,。
從旅游產業(yè)層面來看,,解決問題的途徑除了引導旅游消費者,還須通過有效策略對旅游地的服務質量,、接待規(guī)模,、消費物價等進行合理規(guī)劃,尋求人文自然保護和經濟效益之間的平衡,。
應努力尋求更好的旅游業(yè)態(tài),,如發(fā)展公益旅行能讓旅行者更多參與環(huán)境保護或改善當地生活,把“掠奪性旅游”轉變?yōu)椤靶迯托月糜巍薄?/p>
此外,,旅游產業(yè)涉及的資本流動,、客運貨運、安全問題,、環(huán)境保護等,,是決策者在治理和立法中需要高度關注的問題,。
討論“過度旅游”,,其實更多是在思考旅游業(yè)如何實現健康發(fā)展,保證旅游資源不被浪費和少影響當地人的正常生活,,而非限制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其中,提升城市的旅游環(huán)境承載力是關鍵,。
城市的旅游環(huán)境承載力是指在一定時間條件下,,一定旅游資源的空間范圍內的旅游活動能力,,即滿足游人最低游覽要求,包括心理感受以及達到保護資源的環(huán)境標準,,是旅游資源的物質和空間規(guī)模所能容納的游客活動量,。
其中,除了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容納量,、土地使用強度的關注外,,加強對社會承載力的評估也是核心所在。
后者指包括人口構成,、宗教信仰,、民族風俗、生活方式,、社會開化程度等方面所決定的當地居民可以接納和容忍的旅游活動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