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路·新故事】
75歲的拜富貴是寧夏西吉縣單家集土生土長的回族人,。1993年后,,他23年心甘情愿地干了一件事:義務講解紅色文化,介紹西征紅軍的事跡,。幾乎每一個前來參觀的人都聽過他那生動感人的講解,。
通過拜富貴的講解,前來參觀的人知道了單家集發(fā)展的歷史,,也了解了紅軍三過單家集的歷史:
1935年8月,,程子華、吳煥先,、徐海東率領紅二十五軍從鄂豫陜邊區(qū)沖破重重阻撓進入寧夏,,首次來到單家集。由于此前的反動宣傳和對紅軍缺乏了解,,許多村民都逃跑了,。是紅軍的民族政策、嚴明的紀律和愛民的表現(xiàn),,贏得了回族群眾的信任和擁護,,讓那些逃跑的人返回家中。紅二十五軍的工作為中央紅軍再來單家集奠定了良好的群眾基礎,。
1935年10月5日,,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博古等與中央紅軍一起進入單家集,回族群眾在村里舉行了歡迎儀式,,馬德海阿訇用回族最高禮儀“九碗席”招待了紅軍領導人,。毛澤東當晚還與馬德海阿訇促膝交談、了解回族風俗,、講解革命道理,,然后留宿在“陜義堂”清真寺寺管會成員、回族農民拜文海(拜富貴之父)家中。
1936年10月,,由徐海東率領的工農紅軍第三次駐扎在單家集,,駐扎時間長達42天。這次,,他們不僅幫助當?shù)亟⒘颂K維埃政府,,而且組建了120多人的游擊隊。
拜富貴的講解,,不僅讓人了解了紅軍三到單家集的清晰脈絡,,而且讓人感受到了令人敬仰的精神。而這些故事和這種精神,,不僅都裝在拜富貴的腦子里,,更融化在他的血液里。正是不朽的精神,,激勵著他樂此不疲地當這個義務講解員,。
拜富貴對記者說,開始,,自己的方言太重,,有些問題自己說不清,別人也聽不清,。只能說“在這里吃了”“在那里住了”等極簡單的情況,。為了取得更好的講解效果,他學習了普通話,,還查閱了歷史資料,,學習了相關知識,而這對于一個年事已高的老人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拜富貴說,紅軍留給單家集的是無價之寶,,是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我們一定要傳承下去。
【短評】
為長征精神傳播者點贊
長征勝利已經80周年了,。但長征的精神這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需要我們繼續(xù)傳承、發(fā)揚光大,。要傳承長征精神,,就需要有像拜富貴這樣的長征精神的傳播者和宣傳員,他們應該得到社會的廣泛尊重,。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宣傳長征精神的隊伍中來,,讓長征精神更好地傳承下去,。
(本報記者 莊電一 韓業(yè)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