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電 (夏賓)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京舉行,。會議強調,,要在增強匯率彈性的同時,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wěn)定,。
從去年的“8·11”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到正式納入SDR(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加之近期美聯(lián)儲宣布加息對人民幣匯率產生的影響,,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人民幣匯率頻頻登上媒體頭條。
中國高層對其重視程度同樣毋庸置疑,。中新社記者注意到,,人民幣匯率問題已連續(xù)兩年出現(xiàn)在具有中國經濟宏觀政策“風向標”意義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告之中。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提“完善匯率形成機制”,。
“這次會議提出的增強彈性和保持穩(wěn)定兩個目標,,其實就是強調了市場的作用和政府的調控�,!敝袊y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宏觀研究主管周景彤告訴中新社記者,,官方為2017年人民幣匯率定下的目標需要有效的市場和有為的政府來共同實現(xiàn)。
周景彤進一步解釋稱,,增強匯率彈性需要讓市場在匯率形成過程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而保持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wěn)定則需要政府通過不同的手段來保證人民幣匯率不出現(xiàn)過度貶值或升值,。
“政府干預貨幣匯率是全球通行的做法,包括美國,、日本和歐洲地區(qū)的很多發(fā)達國家都會這么做,。”周景彤補充道,。
在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看來,,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wěn)定具有重大意義�,!叭嗣駧艆R率波動是允許的,,但在短期內出現(xiàn)恐慌性的波動是不允許的,一旦發(fā)生這樣的情況,,對于中國整體的經濟運行都是危害,。”
就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出,,“一些領域金融風險顯現(xiàn)”,并要求加快金融的基礎性關鍵性改革,。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金融研究室副主任肖立晟直言,,結合兩個會議的內容來看,要求金融領域的改革和增強匯率彈性,,明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有可能更進一步,。
他指出,當前“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起到的是過渡作用,,是人民幣匯率逐步走向自由浮動過程中暫時采用的方法,。
“但中國匯率市場化進程必須經歷這樣一個過渡階段�,!毙ち㈥山ㄗh,,可在保留資本管制的情況下,讓人民幣匯率由市場決定,,如此便不會導致人民幣匯率一瀉千里,,但卻可減輕資本管制的壓力,從而減少資本管制對市場價格和資源配置的扭曲,。
興業(yè)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持相似觀點,。他認為在人民幣匯改進程中,要把握好匯率自由浮動和資本管制的關系,,必須是先實現(xiàn)匯率自由浮動,再放開資本管制,,“這個順序很重要,,改革要小心謹慎,。”
在中國高層為人民幣匯率定調后,,與之相關的中國外匯儲備形勢便引發(fā)各界猜想,。已經連續(xù)5個月“縮水”的中國外匯儲備正在逼近3萬億美元的大關。
彭文生指出,,明年外匯儲備形勢與官方可接受的人民幣匯率彈性幅度大小有關,。“如果彈性大的話,,外匯儲備就不會減少太多,,但要明確的是,完全不讓外匯儲備變化,,讓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的時機還沒有到,。”
彭文生提醒稱,,從長遠角度來講,,匯率彈性增加,靈活性提高,,外匯儲備的重要性是隨之下降的,。由此,在幫助人民幣從管理浮動匯率制度過渡到自由浮動匯率制度時,,使用外匯儲備是完全正常的,,無需過于擔心。
除了外匯儲備,,此次高層定調人民幣匯率對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又有何影響,?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金融研究室主任劉東民稱,自今年3月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進一步開放以來,,境外機構累計增持人民幣債券已超2000億元人民幣,,“但除此之外,今年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是有所放緩的”,。
他告訴記者,,若明年中國政府推動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的話,可以期待人民幣國際化腳步重新加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