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11月26日電(記者李黔渝)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中國傳統村落達4153個,通過五年的努力,,得以實現傳統村落文化遺產得到基本保護,、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基本改善、保護管理機制基本建立,、具備基本的安全防災能力,,傳統村落將進入復蘇階段。
住建部村鎮(zhèn)建設司司長盧英方25日在貴州雷山縣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傳統村落·黔東南峰會”上表示,,下一階段保護發(fā)展任務將以復蘇傳統村落為重心,,在加強保護的同時,更要重新激發(fā)其發(fā)展活力,,推進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在現代化建設中得到繼承弘揚,。
在推動傳統村落保護法制化方面,將進一步明確政府和村民在保護傳統村落整體格局,、傳統民居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責任和義務,;繼續(xù)加大政策等支持力度,研究設立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區(qū),,開展傳統村落保護示范工作,,鼓勵有條件有積極性的地區(qū)積極探索、總結經驗,。
此外,住建部還將建立傳統村落保護動態(tài)監(jiān)測管理信息系統,,開展監(jiān)測檢查,,發(fā)布監(jiān)測報告,并公布監(jiān)測結果,。對保護價值受到嚴重破壞,,或失去保護價值的村落給予警告或退出處理。
自2012年起,,住建部會同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等六部門啟動傳統村落保護工作。五年來,,大部分傳統村落已被列為保護對象,,中央財政對傳統村落保護發(fā)展給予了大力支持,至今已對前四批的3155個村落給予每個村莊300萬元保護扶持,,用于改善公共基礎設施,、保護文化遺產等方面的工作。
盧英方說,,今年我國已啟動第五批傳統村落調查,,經過此次調查評估,我國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村落將基本納入,,預計總數將超過5000個,。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