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21日電 (記者 陳溯) 2018年,,中國GDP(國內生產總值)突破90萬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中國人均GDP也達到約1萬美元,。中國又向高收入國家行列邁近了一步,。
按照世界銀行2015年的標準,人均GDP低于1045美元為低收入國家,在1045至4125美元之間為中低等收入國家,,在4126至12735美元之間為中高等收入國家,,高于12736美元為高收入國家。根據(jù)測算,,2018年中國人均GDP約為9780美元左右,,已處于中高等收入國家行列的偏高水平。
中國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牛犁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jù)測算,,2018年中國人均GDP約為9777美元,從2001年的1000美元到2019年的近10000美元,,這是中國經濟高速發(fā)展的縮影,,顯示出中國民眾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在消費對中國經濟基礎性作用日益增強的時期,,人均GDP快速增長對中國經濟意義重大,。中國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日前發(fā)表文章表示,2018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接近1萬美元,,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自2015年以來保持在50%以上,,消費能力提升帶動消費升級的趨勢日益明顯,為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空間和潛力,。
根據(jù)牛犁的測算,,到2023年前后,中國將進入世行劃定的高收入國家行列,。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向中新社記者表示,,如果中國能繼續(xù)保持6%左右的增速,兩三年后就可達到世行高收入國家的水平,。
中國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似乎已“近在眼前”,,但專家指出,中國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之路仍任重道遠,。
蔡志洲指出,雖然中國人均GDP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仍然排在世界70名左右,,即便達到世行高收入國家的標準,中國仍然是發(fā)展中國家,,距離一些發(fā)達國家4,、5萬美元的人均GDP仍有很大差距。
此外,,有分析指出,,2019年將是中國進入中等收入國家的第18個年頭,從其他國家的發(fā)展經驗來看,現(xiàn)在是中國跨過“中等收入陷阱”的最緊要關頭,。
“中等收入陷阱”是世界銀行2007年提出的概念,,是指不少世行標準下的中等收入經濟體長期停留在這一階段,原有增長機制和發(fā)展模式矛盾顯露,,原有發(fā)展優(yōu)勢漸漸消失,,遲遲不能進入高收入經濟體行列。比如,,巴西,、俄羅斯等都曾超越過高收入國家水平,但最后仍因國內危機,、本幣貶值等因素出現(xiàn)了反彈,。
蔡志洲表示,總結經驗,,深陷“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往往都面臨著政治上不夠穩(wěn)定,、市場沒有活力、科技沒有創(chuàng)新,、受外部環(huán)境影響太大等問題,,中國應堅持提高市場活力、大力推動科技創(chuàng)新,、著力增強內需等改革舉措,,堅持改革開放,保持目前的經濟增速,,如此才能穩(wěn)妥跨過“中等收入陷阱”,。此外,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還是兩個概念,,從微觀層面,,要通過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水平、減稅等措施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改善居民消費,,促進內需增長,從而推動整個經濟發(fā)展,,實現(xiàn)良性循環(huán),。(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