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5日電題:在夜空下體驗科學之美——走進全國科技活動周“科學之夜”
新華社記者董雪、岳冉冉
用天文望遠鏡探索星空奧秘,,在奇妙的生物世界游歷探險,面對面聽大咖講述科學故事……5月24日晚,,公眾們迎來全國科技活動周的“科學之夜”,,在夜空下體驗科學之美。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在展示科研原始創(chuàng)新和重要科技成就的同時,,運用多種展示手段,,推出了二十余項科學性,、體驗性和互動性十足的趣味親子科學嘉年華活動。戴上VR眼鏡,,就可以探尋我國巨型射電望遠鏡“天眼”的奧秘,。參與到“尋寶”之旅中,就可以上演真實版“博物館之夜”,。
華燈初上,,孩子們或體驗著“牛奶煙花”“指紋探案”“鑒別墨跡”“眼疾手快”“一分鐘有多久”“顯微鏡觀察”等有趣的科普互動游戲,;或親手制作奇妙的候鳥旋轉立體書,、昆蟲標本、鳥巢,,體驗動手的快樂……
這一夜,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充滿了孩子們的驚奇感嘆和歡樂笑聲,。
“這兩個方塊的顏色一樣嗎,?”“哪條線更長?”在視錯覺展區(qū),,孩子們仔細觀察一幅幅圖畫。“‘參照’不同,,同樣的顏色和長度看起來也會不同,,視錯覺系列就是利用這個原理讓小朋友知道,,原來眼睛也有不可信的時候,。”工作人員梅康說,。
將檸檬連接起來的電線里竟然會有電流,,原來可以根據(jù)鹿角上的細微差別分辨梅花鹿和馬鹿,沒想到剛出生的大熊貓寶寶體型這么�,�,!
正在讀小學五年級的劉星瀚不僅喜歡這些小實驗、小科普,,還對軍事博物館展出的戰(zhàn)斗機很感興趣,。他跟許多小朋友一起聆聽著軍事科普講座,面對空軍軍事專家傅前哨的提問,,不時答出自己的猜想,。
記者注意到,觀眾中除了家長和小朋友,,“科學之夜”也吸引了不少“大朋友”,。看望遠鏡,、做電力小實驗,、學習小知識……張女士和她的閨蜜就是這樣的“大科迷”。
“我們兩個大人就跟小孩子一樣,,看什么都覺得新奇,。如果我們小時候也有機會接觸這樣的科普,感受科學的樂趣,,很可能會選擇理工科,走上跟現(xiàn)在不同的發(fā)展方向,�,!睆埮啃χ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