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華寺村,大小街巷干凈整潔,,民居修葺一新,。沿村而行,目之所及皆是安居樂業(yè)的小康圖景,。
華寺村位于寧夏中寧縣恩和鎮(zhèn),。中寧縣是“中國枸杞之鄉(xiāng)”,華寺村幾乎家家戶戶種枸杞,,但該村安灘枸杞產業(yè)基地離村莊太遠,,且每戶僅有幾畝地,土地也很分散,,大伙不愿意來這邊務農,。好產業(yè)難以發(fā)揮好效益,村民年人均純收入不足1萬元,。2018年,,村里成立了經濟合作社,流轉500畝土地種植枸杞,,采用“農戶入股+村集體經濟+基地”運行模式,,壯大村集體經濟。
做生意首先要瞄準市場,。為此,,村領導班子代表村里與縣枸杞集團簽訂訂單協(xié)議,規(guī)避產品賣不出去的風險,,確保村集體有穩(wěn)定收入,。
按照“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改革思路,,華寺村將農民500畝承包地按不同地段和地理條件,,以每畝500元為基礎股統(tǒng)一作價,引導農民以地入股,,年底對入股村民進行500元保底分紅和經營收益二次分紅,,同時就地就近吸納本村和周邊勞動力在基地務工。
“我家將兩畝多地流轉給村集體后,,我們夫妻倆都在村里枸杞基地打工,,兩人每月能賺四五千元,年底還有1000多元的分紅,�,!贝迕衲呱佘娬f。
據統(tǒng)計,,2018年以來華寺村枸杞基地用工數千人次,,發(fā)放工資77萬元。目前,,全村成立以種植枸杞,、玉米、蔬菜為主的農民專業(yè)合作社6個,、家庭農場2個,。2019年該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萬元。
產業(yè)發(fā)展起來了,,收入增加了,,村民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了,村委會借此機會整治村容村貌,,推進文明建設,。
“以前村里可沒有這么美,基本都是泥土路,,風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莊里垃圾四處堆放,�,!比A寺村黨支部書記杜金寶說。2019年,,華寺村全面改善人居環(huán)境,,先后進行了居民點整合、危房改造,、農村污水治理,、廁所改造等多個項目,拆除門前旱廁,、違建圈舍132個,,清理房前屋后堆積物42.6噸,、生活垃圾242噸,硬化居民巷道6840平方米,,新建文化廣場2530平方米并配套健身器材,。新植綠化樹木300余株,綠化裸露空地1800平方米,。新建化糞池1座,,示范點房屋全部實現水沖式廁所,常住人口廁所改造率超過85%,。
通過整治改造,,華寺村煥然一新,成為恩和鎮(zhèn)人居環(huán)境示范點,。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明顯提升,。
這兩年,在發(fā)展生產的同時,,華寺村大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抓好創(chuàng)建“星級文明戶”“孝老愛親模范戶”等精神文明建設活動,開展“好媳婦”“好婆婆”“好鄰居”等評選活動,,健全完善村規(guī)民約,發(fā)揮道德評議會、移風易俗理事會等組織積極作用,提高村民素質,。
通過加強村級領導班子建設,,華寺村實現了華麗轉身,成為遠近聞名的先進村,。“我們將帶領鄉(xiāng)親們繼續(xù)發(fā)展經濟,建設家園,,努力實現鄉(xiāng)村振興�,!倍沤饘氄f,。(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拓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