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交所在6月19日推出雙柜臺模式交易,,首批納入名單的24只股份可分別以港幣或人民幣進行交易,兩個柜臺將使用同一份股東名冊,、同一實物股票,,交易的股份也享受同等權利。24只股份涵蓋科網,、金融,、地產及消費類業(yè)務,共占港股日均成交量約四成,。雙柜臺模式的推出是香港資本市場發(fā)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不僅將為發(fā)行人和投資者提供更多交易選擇,也將鞏固香港作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自1993年第一家國企在港股上市,大批內地企業(yè)先后來到香港籌融資,,開啟了港股的黃金增長期,。截至今年5月底,港交所上市公司數目為2600家,,其中內地企業(yè)1424家,,市價總值占整體的76.5%,成交額占整體的87.9%,。
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的《2022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年末,境外主體持有境內人民幣股票,、債券,、貸款及存款等金融資產金額合計為10.83萬億元。截至2021年年末,,主要離岸市場人民幣存款接近1.50萬億元,。雙柜臺模式的推出,將為海量的離岸人民幣提供投資新渠道,,為港股市場注入充沛的流動性,。
當前,從人民幣國際化步伐提速的發(fā)展態(tài)勢看,,人民幣的廣泛使用已經成為任何金融中心城市制定發(fā)展規(guī)劃的考慮要素,。今年第一季度,人民幣在內地跨境支付和收款的占比已升至48%,,首次超越了美元,,成為內地跨境交易中最常用的貨幣。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2022年跨境人民幣收付總額達42萬億元,,比2017年增長了3.4倍,。目前,人民幣位列全球第五位主要儲備貨幣,,有80多個國家和經濟體將人民幣納入儲備貨幣,。
香港一直是全球離岸人民幣業(yè)務樞紐。香港擁有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在港的人民幣存款總額保持在1萬億元的水平,,占全球總額的60%,全球約75%的離岸人民幣支付款額經香港處理,。目前,,人民幣支付系統(tǒng)交易量每天接近1.7萬億元。自2014年“滬港通”開通以來,,香港與內地資本市場的“互聯(lián)互通”安排持續(xù)增量擴容,,逐步擴展到“深港通”“債券通”“大灣區(qū)跨境理財通”“利率互換通”等,通過閉環(huán)模式管理確保資金外流風險可控的前提下,,不斷開拓資金雙向流通的渠道,,雙柜臺模式證券交易進一步豐富了人民幣產品生態(tài)圈。
為有效降低港幣與人民幣柜臺之間的價格差異,,9家交易所參與者獲授雙柜臺莊家牌照,,以保障相關交易的流動性。按照相關安排,,采用雙柜臺模式交易的股份數量將分階段增加,,以人民幣計價的證券有望納入“南向通”,屆時內地投資者也能使用人民幣資金買賣港股,。也就是說,,雙柜臺模式盤活的不光是離岸人民幣,在岸人民幣也將在“無需兌換”的模式下直接投資海外資本市場,。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