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日報3月12日電(記者 張玥) 3 月 10日傍晚,,陜西安康旬陽縣的高一學生楊康結(jié)束一周住校生活,,回到爺爺奶奶家,。祖孫三人一邊做飯一邊聊起新聞。
楊康告訴爺爺奶奶,,北京正在開“兩會”,,前一天李克強總理到了咱陜西團。一位來自安康的代表介紹當?shù)孛撠毠郧闆r時專門向總理介紹,, 3年前他看望的金坡村留守兒童一家已搬入了鎮(zhèn)上新房,,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善。
這個留守兒童就是楊康,。 2014年春節(jié)前夕,,李克強前往安康市旬陽縣小河鎮(zhèn)金坡村,看望貧困戶和農(nóng)村留守兒童,。當時,,楊康家還住著土坯房,逢雨漏水,,冬天漏風,,連窗戶都是爺爺多年前用木頭架子做的。她記得,,總理坐在小屋的炕頭上,,關(guān)切地問起扶貧搬遷的情況,還鼓勵她給遠在浙江打工,、一年只能回家一次的父親打個電話,。
攥著電話,楊康又激動又緊張,,操著濃濃的陜西口音說: “爸,,俺家來了大人物( dǎ rē n wù)!”
她還記得,,話音剛落,,總理和全屋的人都樂了。后來李克強還從楊康手里接過電話,,專門給她父親拜了個年,。
3 月 9日在陜西團,安康代表說起楊康當時告訴父親這句話,特意用了陜西口音,,全場都笑了,。李克強高興地說:“我記得,小女孩很可愛,。其實,,老百姓是天,人民群眾是我們心中的大人物,�,!�

看到這條新聞時,楊康說,,總理爺爺親切的面孔一下子就浮現(xiàn)在自己眼前,。千里之外,她別提多興奮了,,“呀,,總理爺爺還記得我們家!”
“總理還是關(guān)心咱們吶,!那么忙,,還記得我們。他真是把我們困難老百姓放在心里,!”楊康的奶奶,、 62歲的劉楚梅感慨道。
事實上,,千千萬萬像楊康一樣生活困難的老百姓,,一直是總理掛在心上的“大人物”,脫貧攻堅一直是本屆政府扛在肩上的“硬任務”,。
連續(xù) 4年,,李克強都在春節(jié)前夕深入偏遠窮苦地區(qū)看望百姓。今年春節(jié)前的最后一次國務院常務會上,,他專門部署要求全國各縣(市,、區(qū))建立健全由政府負責人牽頭的困難群眾生活保障工作協(xié)調(diào)機制,一定要把黨中央,、國務院相關(guān)決策部署落實到基層,。
總理在不同場合反復強調(diào),中國現(xiàn)在還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仍然存在著許多發(fā)展不平衡的地方,,“做好困難群眾生活保障工作絕不是小事,而是我們工作中最突出的‘短板’,!”
2016 年 11月,,國務院通過“十三五”脫貧攻堅規(guī)劃,確保農(nóng)村貧困人口同步進入全面小康。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給出了過去一年脫貧攻堅的成績單:農(nóng)村貧困人口減少 1240萬,,易地扶貧搬遷人口超過 240萬;棚戶區(qū)住房改造 600多萬套,,農(nóng)村危房改造 380多萬戶。
對 16歲的楊康來說,,這幾年,,家里和村里的生活“變了很多很多”。村里那條她從前最害怕走的,、坑洼顛簸的石子路修成了水泥路,,有汽車可以坐了。過去的荒山上種了大片的枇杷樹,,給村民增加不少收入,。
現(xiàn)在她和爺爺奶奶通過當?shù)氐囊椎胤鲐毎仓霉こ蹋崛肓诵『渔?zhèn)上的新房,。最讓楊康開心的是,,在浙江打工的父親去年當上了輪機長,年收入有 8萬多元,,一年可以回家兩次了,。
去年,楊康考入鄰鎮(zhèn)的趙灣中學讀高一,。她最大的心愿是考上大學,,可以去城市里,離爸爸近一點,。
“考上了大學,,也不辜負總理爺爺這么關(guān)心我們�,!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