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晚報訊(記者陳玲)你的父母多大年齡?出生日期哪年哪日,?身份證信息你了解嗎,?昨天,為了依照《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享受2019年個人所得稅減稅,,市民周先生給遠在恩施的姐姐打電話,,請她把老家的母親的身份證拍照發(fā)給自己。因為,,直到要填APP時他才發(fā)現(xiàn),,自己對母親什么時候出生、具體多大年齡完全不清楚,。
去年12月,,由國家稅務總局等多個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開始實行,個稅納稅人可登錄相關APP填報關于住房,、子女,、老人等相關信息,扣除掉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大病醫(yī)療、房貸利息,、住房租金和贍養(yǎng)老人共六項的費用支出后,,按最后的實際收入每月繳稅。填報信息后,,個人每月減少的繳稅金額可以從幾十到幾千元不等,。
今年2月份,2019年的個稅申報工作陸續(xù)開始,,記者隨機調查了20個家庭的近40名個稅申報人發(fā)現(xiàn),,超過35名申報者對父母情況不清楚,未能完美地完成這道“親情考題”,,人數(shù)達九成,。而對于自己子女的身份證號,,大多數(shù)人可以直接默寫無誤。
記者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對父母情況不清楚的九成申報人中,,有近一半其實就是和父母、子女三代住在一起,。另外占一半比例的申報人,,則是夫妻倆和孩子在武漢定居,父母在外地老家,。
而能夠順利填報父母信息的幾名申報人透露,,因為種種原因,父母的身份證就在自己的錢包里,,“直接拿出來比對著就填好了”,。
湖北省委黨校社會學教授萬小艷說,不能一口氣填出父母的身份證信息,,并不能代表不孝順,。親子之間的關愛從上一代投入到下一代身上,俗稱的“水往下流”,,從人類發(fā)展上是有意義的,對此不宜過多批判,。但愛是一種能量,,對父母和對子女的愛需要平衡,主動關愛父母,,不僅是為人子女的責任和義務,,從長遠看,也是善待我們自己,,因為我們自己也會有老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