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津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張雅光
網絡強國建設是強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強網絡安全體制建設,,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監(jiān)管制度”,,為新時代網絡安全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近年來,,我國網絡安全政策法規(guī)體系不斷健全,,網絡安全工作體制機制日益完善,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加快推進,,為維護國家在網絡空間的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提供了堅實保障。新時代新征程,,建設網絡強國,,維護網絡安全,必須始終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統(tǒng)籌協(xié)調政府,、企業(yè)、社會組織,、網民等各方力量,,尤其抓住青少年這個重點群體,著力提升青少年網絡素養(yǎng),,培養(yǎng)新時代中國好網民,,讓青春在網絡強國建設中綻放絢麗之花。
樹立正確網絡價值觀,。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是互聯(lián)網虛擬空間里的“原住民”,與互聯(lián)網相攜相長,、相互塑造,,網絡空間已經成為青少年學習、生活,、娛樂的重要場所,。同時,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是價值觀形成和確定的關鍵時期,。由于青少年群體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對網絡虛假有害信息缺乏辨別力,,對不良網絡信息缺乏“免疫力”,,更容易成為網絡違法犯罪的侵害對象。青少年的價值取向,,既關系著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又決定著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因此,,要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少年,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著力提升青少年的網絡安全意識,,樹立正確的網絡價值觀和網絡安全觀,,自覺遵守網絡文明公約。
強化網絡安全教育,。教育是提升青少年網絡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網絡安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充分發(fā)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推進大中小學校網絡安全教育一體化,將網絡安全教育列入學校工作和教學計劃,,貫穿大中小學教育教學全過程,,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接受能力,組織編寫網絡安全教育教材和通俗讀物,,扎實推動網絡安全教育進學校,、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堅持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共同培養(yǎng)青少年網絡安全觀念,提升網絡安全教育質量,。加強學校,、家庭、社會聯(lián)動,,構建家校社一體化網絡安全教育體系,,把家庭作為第一課堂,父母通過親子溝通,、示范作用等方式幫助青少年提升網絡素養(yǎng),,發(fā)揮家庭教育的滲透作用。同時,,社會各界還需協(xié)同發(fā)力,,強化網絡內容監(jiān)管,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網絡安全教育活動,,在全社會宣傳網絡安全知識,普及推廣網絡安全技能,,發(fā)揮社會教育的熏陶功能,,營造健康網絡環(huán)境。
增強網絡法治意識,。治網之道,,法治為上。法治是互聯(lián)網治理的基本方式,,是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我國網絡安全領域頂層設計加快推進,。頒布實施網絡安全法,、數(shù)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出臺《網絡安全審查辦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汽車數(shù)據安全管理若干規(guī)定(試行)》《數(shù)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等規(guī)章政策,建立網絡安全審查,、云計算服務安全評估等一批重要制度,,發(fā)布380余項網絡安全領域國家標準,基本構建起網絡安全政策法規(guī)體系的“四梁八柱”,,為維護網絡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支撐,。青少年要注重學習互聯(lián)網法律知識,全面了解互聯(lián)網相關法律規(guī)定,,知悉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要遵守網絡空間秩序,,不斷增強網絡法治意識,提升網絡法治素養(yǎng),,嚴格遵守網絡安全法律規(guī)定,,堅持依法依規(guī)上網、文明上網,,做新時代中國好網民,。
參與網絡空間治理。作為整個社會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群體,,青少年是網絡空間的主要參與者和建設者,也是網絡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和創(chuàng)新源泉,,肩負著建設網絡強國的歷史使命和責任,。青少年要強化責任擔當,積極參與網絡安全防護,,維護網絡空間秩序和公序良俗,,抵制網絡上的不良信息和行為,敢于和善于同網絡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在網絡上共同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爭做網絡空間的守護者,。要積極參與國家網絡安全宣傳主題活動,深化對網絡安全知識的理解,、體驗和感悟,,在知行合一中參與網絡安全治理,為構建清朗的網絡空間和良好的網絡生態(tài)環(huán)境貢獻青春力量,,在網絡強國建設中挺膺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