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杭州3月20日電(記者 方堃 實習(xí)生 錢晨菲)“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累計采集造血干細胞血樣入庫71904人份,其中新增入庫6488人份,,全年實現(xiàn)造血干細胞捐獻53例,。”20日,,浙江省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陶競在浙江省紅十字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擴大)會議上表示,,浙江省造干庫容使用率名列中國前茅。
據(jù)了解,,造血干細胞移植作為二十世紀發(fā)展最為迅猛的醫(yī)學(xué)學(xué)科之一,,是現(xiàn)代生物科學(xué)的重大突破。因為有了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shù),,成千上萬的患有白血病,、惡性淋巴瘤、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的患者,,重新燃起了生命的希望,。
據(jù)統(tǒng)計,中國目前正在等待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患者有100多萬,。每年僅白血病患者新增人數(shù)就達8萬人,,死亡人數(shù)超3萬人。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需要捐獻者與患者之間的白細胞抗原(HLA)型別相合,。而HLA相合率在同胞兄弟姐妹之間為1/4,在非血緣關(guān)系的人群中為1/5000至1/100000,。因此鼓勵大量的志愿捐獻者加入到造血干細胞捐獻資料庫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
2003年,章焱作為浙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第一人,,先后兩次將100多毫升的造血干細胞捐獻給北京的一位身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年輕人,。章焱的義舉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從第1位捐獻者章焱到如今的第400位捐獻者姚敏剛,,15年間,,一場場生命大接力開始延續(xù):浙江富陽醫(yī)生汪霖兩次跨國捐獻幫助美籍華裔小凱麗重獲新生;浙江省聽力語言康復(fù)中心青年教師潘克勤兩度為韓國患者捐獻造血干細胞;浙江嘉興人張錢華為成功捐獻,,堅持跑步3個月,,累計奔跑650多公里,體重減輕7公斤,。一個個感人的故事都凝聚著浙江7萬余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的努力與愛心,。
“我在2009年加入了造血干細胞庫,在2014年完成了捐獻,,是中國第4170例,、浙江省第179例的造血干細胞的捐贈者。隨后我又相繼簽署了器官捐獻和遺體捐獻協(xié)議書,�,!睆垊κ恰�2017年度浙江省優(yōu)秀紅十字志愿者”之一,,面對記者的采訪,,他坦言志愿工作累并快樂著�,!拔乙呀�(jīng)先后完成了四次造血干細胞的護送,,兩次廣州,一次重慶,,一次長沙,。因為自己是捐獻者,所以我們會更加珍惜,、更加小心,。裝著造血干細胞的箱子我們一刻都不敢放手,直到平安,、迅速地護送到對方主治醫(yī)生的手中,。”
善良需要善行來體現(xiàn),,感動需要行動來支撐,。為了進一步提升造血干細胞捐獻服務(wù)的保障能力,鼓勵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一善舉,,陶競表示:“要繼續(xù)實施‘讓愛回家’(造血干細胞捐獻登記志愿者確認保留)項目,,提高有效庫容率和庫容有效使用率,力爭全年初篩流失率控制在25%以下,,再動員反悔率控制在12%以下,,力爭全年實現(xiàn)造血干細胞捐獻50例以上�,!�
在浙江省委常委,、浙江省委組織部部長任振鶴看來,浙江要建設(shè)“兩個高水平”,健康浙江不可或缺,,紅十字會作用不可替代,。“這些年來,,浙江省各級紅十字會在疾病預(yù)防,、大病救助、知識宣傳,、造血干細胞和人體器官捐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任振鶴表示,,新時代紅十字會要充分發(fā)揮先進典型和道德楷模的示范帶頭作用,,引導(dǎo)動員更多的志愿者積極參與到搶險救災(zāi)、扶危濟困,、造血干細胞捐獻等人道事業(yè)中來,,在全社會帶動形成傳播正能量、崇尚新風(fēng)尚的良好風(fēng)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