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暨第五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6月17日在北京舉辦,今年主題為“社會共治 同心攜手維護食品安全”。圖為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助理王竹天,。中國經濟網 王耀峰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7日訊 (記者 段丹峰)主題為“社會共治 同心攜手維護食品安全”的2013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暨第五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17日上午在北京召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助理王竹天在下午進行的“技術創(chuàng)新與食品安全”分論壇上表示,,食品包裝中有害物質可能會遷移到食品中的問題對整個食品安全影響比較大,這方面的風險評估也是比較復雜的工程,,但再復雜,、涉及的物質再多也需要逐一反復驗證、評估,、審理,,目前,食品行業(yè)相關部門正在進行審理評估行動,。 >>>點擊進入專題
王竹天表示,,在食品包裝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通過一個介質把停留在包裝材料的一些物質遷移到食品中去的問題,,而遷移又受到時間,、溫度、包裝材料介質等因素的影響,,對整個食品的影響比較大,,由此而來的食品包裝材料風險評估也是及其復雜的。
他表示,,食品接觸材料的概念比食品包裝材料更加符合包裝本有的屬性,,因為《國家食品安全法》里有8條是關于食品相關產品,食品包裝材料,、容器,、洗滌劑、或者用于食品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甚至化纖纖維都包含在內,。而食品“44條”規(guī)定食品相關產品,包括進口的產品都需要經過許可認證才能進入生產,。
王竹天進一步表示,,通過法律體系可以梳理出兩條線,我國在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條例下面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以食品安全標準來體現(xiàn)的,,另一部分是以部門規(guī)章來體現(xiàn)的。而食品包裝材料的標準也分為基礎標準,、產品標準,、檢驗方法和規(guī)范,。其中,基礎標準最重要的就是GB9685,,產品標準就是每個產業(yè)的具體標準,,
在整個食品包材的過程中,涉及到的物質非常多,,每種物質都要經過各種檢測,、驗證才能進行許可,因此這成為了一項比較大的工程,。王竹天表示,,經過差不多三年多的時間,相關部門終于把3000多個物質評估審理完畢,,現(xiàn)在正在對食品標準進行整理清理工作,,預計需要兩年的時間,。其中包材生產規(guī)范的整理,、包材遷移通用要求的整理,以及食品包材浸泡試驗方法通則的整理等,。除此之外,,王竹天表示,相關部門還在做包材體系的建設,,從事包裝材料安全標準研究的問題,。

2013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暨第五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
(責任編輯: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