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食在廣州”,,而廣州酒家則素有“食在廣州第一家”的美譽。從1935年成立至今,,浮沉80余載,,廣州酒家也憑實力成為了粵菜美食的一張名片。
今天,,我們一起來解讀這張名片,,挖掘廣州酒家屹立83年不倒的秘密。
《洪波高端訪談》周刊
欄目策劃/主持 :陳洪波(紅餐網創(chuàng)始人)
2018年12月28日是A股戊戌年的收官之日,,上證指數定格在2493.9點,。廣州酒家以股價年漲幅將近40%,位列廣東省國資成分的72家企業(yè)中漲幅排名第2位,、全A股3567家企業(yè)中漲幅排名第63位,,市值達109.4億元。
在這個餐飲老字號紛紛顯出疲態(tài)和頹勢的時代,,廣州酒家非但不見滄桑老態(tài),,反倒愈顯意氣風發(fā)。
事實上,,在這亮眼的成績背后,,廣州酒家也經歷過無數雨雪風霜。
趙利平談廣州酒家的銳意革新
廣州酒家的“破”與“立”
20世紀80年代初,,在中國經濟開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時期,,國內眾多老字號酒家紛紛引入外資開始轉型。此時距離廣州酒家1956年完成公私合營改造,,已經過去了將近30年,;距離廣州酒家1935年成立,過去了將近50年,。
迎來中年危機的廣州酒家,,生意每況愈下。
當時,,與外商合資合營的酒樓都是擁有中央空調,、地毯、水晶燈等新式用品的舒適用餐環(huán)境。相比之下,,廣州酒家的幾根燈管,、幾臺吊扇毫無優(yōu)勢可言,甚至連一些老食客都開始有了怨言:“別的酒家都吹上了冷風(空調)了,,廣州酒家還吹著熱風(電風扇),,我們怎么坐得住,?”
為了保住“廣州第一家”的地位,,廣州酒家開啟了一場大冒險——以37萬元凈資產向銀行抵押,貸款400萬元,,對裝修進行大改造,。
當時廣州的平均月薪只有20元左右,可想而知400萬是多大的一個數目,。為了節(jié)約成本,,廣州酒家發(fā)揮自身員工才能,自己設計,,自己施工,上班時間的服務員,,收市后就變身水泥工,。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廣州酒家也從一個“頭頂電風扇,,腳踏花街磚”的老字號,,華麗轉身為一個擁有室內園林及空調、地毯,、吊燈等現代設施一應俱全的豪華餐廳,。
在制度上,廣州酒家也大刀闊斧地進行了革新,,打破了國企的用工分配機制,,面向社會招工,并引進了當時最先進的經營管理辦法,,大大激發(fā)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改造后的廣州酒家,一開始引起了一些老茶客們的擔心:“裝修后高檔了,,變貴了,,還能不能來消費?”得知消息的廣州酒家,,專門為這幫老茶客定制了一些廳,,同時還保留了裝修前一個茶位兩毛錢的價格。
“直到今天,仍然有一些老茶客風雨不改,,天天準時報到,。”廣州酒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利平笑著說道,。
自此,,廣州酒家的營業(yè)額開始大幅攀升,僅裝修后第一個月,,營業(yè)額就同比上升56%,,當年營業(yè)額達到了2000多萬元。這樣的業(yè)績也使廣州酒家提前半年就還清了貸款,。
無論是當初的創(chuàng)新機制,、舉債改造,讓企業(yè)渡過老化難關,,還是后來的籌資開店開啟連鎖之路,,廣州酒家始終順應時代潮流,用實力說話,。最終,,在苦等9年之后,廣州酒家于2017年成功上市,。

“破”與“立”,,在趙利平看來,都離不開廣州酒家一直堅持的一脈相承,、銳意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理念,。
老字號的新探索
回顧廣州酒家的過去,繞不開濃郁的西關風情和嶺南特色,。然而,,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之下,這種風情和特色既成了它的盔甲,,也成了它的軟肋——廣州酒家如何吸引并留住新生一代的消費群體,?
2018年12月9日,廣州酒家位于廣州越秀區(qū)沿江中路的新店開業(yè),。這家新店一如既往地為消費者呈現出了“食在廣州第一家”最正宗的口味,。與此同時,在設計風格上,,沿江中路店也做了很大的突破:不同于以往的傳統(tǒng)設計,,新店呈現出的更多的是“新”廣府文化風格;沒有了古色古香的花燈,、榕樹,、亭臺樓閣,,用氣韻高雅的滿洲窗、水墨燈飾,、鍋耳墻建筑風取而代之,,更符合時下的流行審美風格。
為了滿足年輕人對空間體驗的要求,,相比以往熱鬧的散客大廳,,沿江中路店采用了鍋耳墻這種實體的界限把大廳分隔開,桌與桌之間也有了一定的距離感,,增加了空間的私密性,。
這樣的探索也體現在其他方面:餐具上,精選一些比較有設計感,、有文化元素的餐具,;菜品上,更追求新鮮,,更注重擺盤的精致,;服務上,每個房間有專人負責,,點對點快速跟進……
這種由內到外的全面升級,,讓新店既保持了傳統(tǒng)的“粵味”,又打造了一個“新”廣州酒家的形象,。
“舊”與“新”,,“傳統(tǒng)”與“傳承”,經過不斷的嘗試,,廣州酒家成功地讓一個生動、立體又多元的文化名企形象呼之欲出,。
當然,,對于餐飲老字號來說,單靠一個品牌發(fā)展,,難免會令食客喪失新鮮感,,廣州酒家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在近幾年,,廣州酒家也在不斷探索餐飲業(yè)務新的發(fā)展模式,加快品牌年輕化和多元化發(fā)展的步伐,。
2018年12月,,廣州酒家加入新零售大軍,入駐京東7fresh生鮮超市布局餐飲零售市場,,子品牌廣州酒家·星廚兩店連開,,主營經典粵菜、點心、燒臘等,。趙利平透露,,2019年星廚將開多家店。
星廚并非是廣州酒家的第一個子品牌,。
早在2011年,,廣州酒家便推出了高端子品牌“天極品”,定位以高端商務宴客為主,。天極品打破了廣州酒家主營的傳統(tǒng)酒席套路,,采用稀缺名貴的食材和原生態(tài)原生產地食材,打造高端粵菜精品以及鮑燕翅,。
在2016—2017年間,,廣州酒家的另外兩個副牌“西西地”“好有形”也相繼開出,分涉簡餐和融合菜兩種業(yè)態(tài),,人群定位于小資,、白領及年輕家庭的消費人群。
“下一步,,廣州酒家還會開一些日料和東南亞菜店,。”趙利平補充道,。
在一些餐飲企業(yè)紛紛關停副牌的今天,,廣州酒家卻反其道而行之,并采用多品類,、多業(yè)態(tài)的發(fā)展策略,,用意在哪?
“我們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主牌廣州酒家上,,而副牌,,是集團走向品牌年輕化的一步,同時也為了摸索一種模式,,為主牌探路,,做補充。比如融合菜對餐廳效率的要求,,簡餐對餐廳流程的反應速度,,還有西餐對擺盤、口味的講究等,,這些都可以應用到廣州酒家上,。”面對紅餐(ID:hongcan18)記者的疑問,,趙利平解釋道,。
他還認為,,粵菜是兼容并蓄的,在多品牌發(fā)展的過程中,,只要有能在粵菜上相融合的,,都可以補充進來,這也豐富了廣州酒家對產品的研發(fā),。
立足傳統(tǒng)餐飲,,并借助品牌矩陣去加快品牌年輕化和多元化發(fā)展的步伐,儼然成為了廣州酒家保持企業(yè)競爭能力的重要策略,。
用“餐飲+食品”去做雙輪驅動
雖然名為“酒家”,,但廣州酒家卻不是簡單的餐飲企業(yè)。在很多人眼中,,廣州酒家更像是一家食品制造企業(yè),。
上世紀80年代初期,國內面包西餅開始流行,,廣州酒家看到了這一商機后,,在廣州十八浦開出了首家餅屋,那一年是1986年,。
經歷了30多年的發(fā)展,,食品工業(yè)如今對整個廣州酒家集團營業(yè)額的貢獻將近7成,2018年上半年營收接近5億元,,而廣州酒家廣式月餅也做到了全國月餅銷售總量的第一名,。
事實上,廣州酒家在食品工業(yè)上的探索并非一帆風順,,甚至還摔過一次大跟頭,。
1995年,國內開始提倡月餅的“低糖低油”,,一直熱衷改革創(chuàng)新的廣州酒家也看到了這一趨勢,。然而,由于當時的技術還不成熟,,生產條件也比較差,,加上食品廠廠長急于求成,,“那一年,,月餅出現了大批發(fā)霉的情況”。 回想起當時的情況,,趙利平記憶猶新,。
消息迅速擴散開來,消費者甚至投訴到羊城晚報,,“廣州酒家月餅發(fā)霉”隨即登上了報紙的頭版,。
廣州酒家迅速組織高層開會,,并商量出了解決方案:首先,承認錯誤,;第二,,退換發(fā)霉月餅,并請所有購買了發(fā)霉月餅的顧客吃一頓海陸空火鍋,;第三,,封存月餅并全部銷毀。廣州酒家同時對第二年的月餅做出承諾:百分百使用鮮料,,如發(fā)現有摻假摻雜的月餅,,舉報成功后可獲5萬元獎勵。
這樣一番充滿誠意的危機公關讓消費者重拾信心,。而經歷過這件事情后,,廣州酒家也意識到:食品衛(wèi)生安全、食品的質量就是企業(yè)的生命,,一定要嚴陣以待,。
消費者有了信心,廣州酒家廣式月餅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1996年,,廣州酒家決定擴大月餅生產規(guī)模,并花了2億元買下廣州番禺南村的150畝地,,建食品加工廠,。兩年后,廣州酒家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成立,。
“未來,,廣州酒家的食品規(guī)模會更大,但是餐飲也不會因此丟掉,�,!壁w利平告訴記者,“廣州酒家將會把‘餐飲+食品’雙輪驅動的勢頭更大化,�,!�
在趙利平看來,“餐飲+食品”的商業(yè)模式極具優(yōu)勢:
餐飲出品牌
餐飲是與消費者密切相關的,,餐廳的食品質量,、品牌形象行不行,馬上就會有一個評定,,只要把餐飲做好了,,消費者對你的食品就有信心。換言之,,餐飲品牌是可以為食品工業(yè)做背書的,。
食品走規(guī)模
相比于開一家酒樓,,食品店省去了選址、組織人力,、流程等所有繁瑣程序,,只要把它標準化之后,上了生產線之后就可以24小時生產,,沒有時間,、規(guī)模和地域的限制。2018年年初,,廣州酒家收購了廣東糧豐園,,以彌補短期月餅的產能缺口及深挖粵西市場,。而早前,,廣州酒家斥資9億元在廣東梅州和湖南湘潭投建兩個食品生產基地,,加大食品工業(yè)化規(guī)模。未來3年,,廣州酒家預計新增230家利口福直營店,。
利口福公司主營食品制造業(yè),廣州酒家主營餐飲服務業(yè),,兩者相輔相成,,互補支撐,廣州酒家實現了向餐飲服務與食品生產兩條路并行的結構轉型,。
手記
老字號,,代表的不僅僅是美食、美酒的匠心技藝,,更多的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
據商務部數據顯示,全國被認定為“中華老字號”的企業(yè)只有1128家,,其中僅10%蓬勃發(fā)展,,不少企業(yè)都面臨著或品牌老化、市場份額下降和門店縮水等困境,,老字號的生存現狀愈發(fā)引人擔憂,。有行業(yè)人士表示,跟不上時代變化,,老字號也一樣會被淘汰,。
對此,趙利平也表示,,“老字號不能倚老賣老,,而應與時俱進,,才能保持生機,,廣州酒家還在不斷探索新的發(fā)展模式,。”
在記者看來,,對于一個80多歲的老字號而言,,“在探索中前行”的態(tài)度,是一種難得的清醒和務實,。而廣州酒家的探索經驗也值得借鑒:既然傳統(tǒng)酒樓開店受限,,那么不妨以老字號自身作為背書,多元發(fā)展輕量化,、時尚化的業(yè)務,,讓品牌在消費者中的親和力越來越高、連鎖復制能力也越來越強,。
在前不久舉行的“2018中國餐飲品牌力峰會”上,,廣州酒家被評為了“2018中國餐飲品牌力百強品牌”和“杰出百年餐飲品牌”,我們也祝愿廣州酒家能繼續(xù)發(fā)揮老字號的魅力,,持續(xù)創(chuàng)新,,永葆“食在廣州第一家”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