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質檢總局檢驗監(jiān)管司司長孫文康在2018年全國質檢工作會議上的“司局長通道”接受媒體采訪,。經(jīng)濟日報-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記者 李凡/攝
經(jīng)濟日報-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北京1月10日訊 (記者 蘇蘭 佟明彪)2018年全國質檢工作會議9日在京召開,此次會議首設“司局長通道”引來廣泛關注。國家質檢總局檢驗監(jiān)管司司長孫文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質檢總局本著“放得開,管得住”的原則,,采取風險分析、口岸監(jiān)管,、監(jiān)督抽查,、缺陷召回、發(fā)布風險預警等多種措施保障進口消費品的質量安全,,2018年將在北京,、上海等多個城市建立可輻射全國的進口商品風險評估中心,保障進口商品質量安全,,維護好消費者權益,。
回顧2017年的工作,孫文康介紹說,,經(jīng)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完善進出口商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監(jiān)管體系 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質檢總局在國家層面建立以風險管理為核心的進出口商品檢驗監(jiān)管新體系,。
展望2018年的重點工作,,孫文康表示,,質檢總局將全面學習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將采取四個方面的措施深化改革,。
第一,,全面掌握風險信息。在過去主動監(jiān)測和被動收集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廣大消費者的投訴和舉報信息,、媒體發(fā)布的輿情信息,以及各類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報告的風險信息,,建立起“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風險監(jiān)測“雷達站”。
第二,,全面提升風險信息評估能力,。對收集的風險信息進行有效評估。今年在北京,、上海,、天津、廣東,、重慶要建立輻射全國的國家級風險評估中心,,形成我們強大的風險信息“處理器”。
第三,,分類分級實施預警。我們把各類的預警信息分為紅,、橙,、黃、藍四個級別,,將這些風險預警信息在第一時間通過網(wǎng)絡,、電視、廣播等多種媒體發(fā)布給廣大消費者,,讓消費者能夠放心消費,、安全消費,建立起風險管理體系的“預警機”,。
第四,,全面提升風險管控效能。建立了“風險分析+抽批抽查+審單放行”的新模式,。這一模式是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的具體改革措施,,體現(xiàn)了“放得開、管得住”的原則,。在這個原則下,,將依法實施口岸檢驗,、查封扣押、質量追溯,、缺陷召回,、退運調查等管理措施,切實把高風險貨物擋在國門之外,,擋在消費之前,,形成風險管控的“彈藥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