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間,山西焦化發(fā)布公告稱,,收到臨汾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指揮部辦公室下發(fā)的《關于印發(fā)〈臨汾市重點工業(yè)企業(yè)差異化生產管控方案〉的通知》,,要求從文件下發(fā)之日起,到2018年“秋冬防”期開始為止(即2018年9月初至11月中旬,,以下簡稱“非采暖季”),,焦化企業(yè)結焦時間延長至48小時。
收到通知后,,公司組織生產,、經營等相關部門進行了專題研究,制定了具體的非采暖季限產措施,。非采暖季期間焦化廠,、化產品回收廠、甲醇廠降低負荷運行,,苯精制廠正常生產,,焦油加工廠、炭黑廠短期停車維護保養(yǎng),。
公司稱,,采取上述臨時性的限產措施后,公司焦炭和其它化工產品產量將會減少,,與高負荷相比,,預計影響焦炭產量15萬噸/月左右、其它化工產品產量5.48萬噸/月左右,按照目前焦炭和其它化工產品的市場價格測算,,非采暖季限產預計影響銷售收入10億元左右,,實際影響以最終生產、經營,、財務核算結果為準,。
公司預計,臨汾地區(qū)焦化企業(yè)限產后,,焦炭供應減少,,預計焦炭價格呈上漲趨勢,公司將按照焦炭市場價格走勢及時調價,;同時,,公司將根據(jù)“差異化生產”的實際情況加大力度做好生產管控,優(yōu)化工藝流程,,壓縮生產成本,,以減少限產對公司的影響。
今年7月下旬以來,,焦炭期貨價格大幅上漲,,截至8月17日,焦炭期貨主力合約最高至2794元/噸,,區(qū)間漲幅接近40%,。隨后焦炭期貨價格回落,截至9月13日,,期價回落逾10%,。
“最近焦化廠的限產并不是特別嚴格”,一位煤炭行業(yè)分析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山西焦化的限產結果還需要看公司的執(zhí)行力度,。
《證券日報》記者查閱山西焦化歷史公告顯示,去年9月底,,公司曾發(fā)布實施秋冬季限產措施的公告,,要求自2017年10月份至次年3月份,嚴格執(zhí)行出焦時間延長到48小時的要求,,公司預計影響2017年第四季度銷售收入14億元左右,,影響2018年第一季度銷售收入14億元左右。
去年12月6日,,山西焦化發(fā)布公告稱,,根據(jù)臨汾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指揮部辦公室對公司焦化生產實施差異化管理的回復,公司調整秋冬季限產措施,,將“出焦時間延長到48小時”調整為“出焦時間延長到30小時”,同時公司預計,,2018年第一季度預計減少收入5.1億元,。
據(jù)山西焦化一季報顯示,,今年1月份至3月份,公司累計銷售焦炭72.95萬噸,,比上年同期的58.99萬噸增加了13.96萬噸,,焦炭平均銷售價格為1659.83 元/噸,比上年同期的1396.25元/噸上升了263.58 元/噸,,增幅為18.88%,。若依據(jù)焦炭平均售價計算,今年一季度,,山西焦化焦炭銷售收入增加3.87億元,,同比增長47.01%,而非之前預計的減少5.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