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星期五)下午3時,,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
[吳邦國]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方法,推動人大工作與時俱進,是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在要求,,也是做好新形勢下人大工作題中應有之義,。我們按照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堅持從國情和實際出發(fā),,扎實有序推進人大工作創(chuàng)新,,做了大量開創(chuàng)性工作,進一步增強了工作實效,。
一是探索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新途徑,。健全法律草案公布機制,,法律草案公布實現常態(tài)化。常委會審議的法律草案原則上都在中國人大網上公布,,重要法律草案還在主要新聞媒體上公布,,廣泛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同時健全吸納公眾意見反饋機制,,積極回應社會關切,。這既是擴大人民有序參與立法的過程,也是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過程,,還起到了普及法律知識的作用,。五年來,先后向社會公布48件法律草案,,共有30多萬人次提出100多萬條意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后,收到23萬多條意見,,在綜合考慮各方面意見基礎上,,經過反復協(xié)商和充分審議,常委會對草案作出重要修改,,將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提高到3500元,,并降低了工薪所得第一級稅率。
開展立法后評估試點,,建立立法后評估工作機制,。選擇科學技術進步法、殘疾人保障法等6部法律,,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調研、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對法律制度的科學性,、法律規(guī)定的可操作性,、法律執(zhí)行的有效性等作出客觀評價,為修改完善法律提供重要依據,。農業(yè)技術推廣法的修改,,就吸收了立法后評估報告提出的明確農業(yè)技術推廣機構公益性質、強化公益性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等意見,,進一步增強了法律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創(chuàng)新監(jiān)督工作方式方法。詢問和質詢是人大對"一府兩院"實施監(jiān)督的法定形式,。常委會結合聽取審議國務院有關報告,,分別采取分組會議、聯組會議等形式開展專題詢問,,邀請國務院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到會聽取意見,、回答詢問,同常委會組成人員深入交流,,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通過電視、網絡等媒體進行現場報道和直播,,產生積極社會反響,。會后,選擇常委會組成人員關注的重點問題加強跟蹤監(jiān)督,,推動有關方面改進工作,。
預算監(jiān)督是常委會的重要職權。為增強監(jiān)督實效,,將以往在6月份常委會會議上聽取審議中央決算報告時一并審議當年前5個月預算執(zhí)行情況的做法,,改為在8月份會議上專門聽取審議當年預算執(zhí)行情況的報告,重點審查全國人大批準的預算及預算決議執(zhí)行情況,、中央財政轉移支付情況,、重點支出資金到位和使用情況等,同時加強對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zhí)行情況的監(jiān)督,,推動建立政府全口徑預算決算制度。
跟蹤監(jiān)督是這些年人大推動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的一個好辦法,。十屆常委會通過加強跟蹤監(jiān)督,,推動解決了拖欠出口退稅、拖欠農民工工資,、超期羈押等一批長期得不到解決的問題,。本屆常委會在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綜合運用多種監(jiān)督形式反復督查,、一抓到底,,更加注重把加強監(jiān)督與修改完善法律結合起來,,著力推動解決問題并建立長效機制。為推動勞動合同法有效實施,,常委會在這部法律正式實施的當年就進行執(zhí)法檢查,,針對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勞動就業(yè)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強調要千方百計穩(wěn)定和擴大就業(yè),,防止拖欠職工工資和大規(guī)模裁員,,提高中小企業(yè)和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勞動合同簽訂率。2011年又組織開展第二輪執(zhí)法檢查,,并在去年對勞動合同法作出修改,,重點解決勞務派遣被濫用及不規(guī)范問題,明確勞動合同用工是我國的企業(yè)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只是補充形式,,對勞務派遣工作崗位作出更加明確的界定,嚴格控制勞務派遣用工數量,,強調勞務派遣人員享有同工同酬的權利。
三是豐富調查研究方式,。調查研究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內在需要,,同時也有利于推動有關方面的工作。我們把加強調查研究作為改進工作作風的突破口,,充分發(fā)揮常委會組成人員,、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理論功底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特點,,在做好立法調研和監(jiān)督調研的同時,,積極探索調查研究的新方式,圍繞中央重大決策的研究制定和宏觀調控政策的貫徹實施,,多次組織專門委員會,、工作委員會主動開展專題調研,提出務實中肯的意見和建議,。為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2009年國務院提出增加中央政府公共投資計劃�,?紤]到這一投資計劃不僅數額大,、涉及面廣,而且實施時間緊,、工作任務重,,我們選擇保障性住房建設、教育衛(wèi)生等民生工程,、技術改造和科技創(chuàng)新,、農田水利建設等4個題目開展專題調研,。針對調研中發(fā)現的有的項目前期工作不扎實、配套資金不落實,、進展不平衡以及個別地方濫鋪攤子等突出問題,,及時與地方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交換意見,推動研究改進工作,、完善政策措施,,更好地發(fā)揮政府公共投資在保增長、調結構,、促民生方面的作用,。
(責任編輯: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