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網(wǎng)上熱議“空腹不能吃粽子”“空腹不能喝牛奶”,,有些網(wǎng)友吐槽:“干脆說空腹不能吃早飯算了……”為此,我在微博上做了個調(diào)查,。從結(jié)果可以看出,人們所擔心的不能空腹吃的食物,,可以大致劃分成以下幾類:
1.牛奶,、酸奶、豆?jié){,、雞蛋等蛋白質(zhì)類食物,。
2.各種水果,,特別是酸味重,、澀味重、對口舌有刺激感的水果,。
3.含咖啡因的食物和飲品,,如咖啡、茶等,。
4.糖分很高的食物,,如甜食、甜飲料,、巧克力等,。
5.有濃烈刺激味道的食物,如蔥姜蒜,、辣椒等,。
6.其他淀粉類食物,如糯米食物,、各種甘薯等,。
到底什么叫空腹?為什么有人空腹吃了某些食物沒事,,有人卻感到不舒服,?空腹吃到底有多大害處?現(xiàn)在,,我就從幾個方面簡單解答一下相關(guān)的困惑,。
怎么才叫做空腹?
從醫(yī)學角度來說,,空腹(fasting)通常是指最后一餐進食第一口食物之后,,在10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之內(nèi)沒有再次進食。比如說,,去做體檢的時候,,醫(yī)生要取“空腹血樣”就是這個意思,。頭一天晚上 19 點開始吃晚餐,第二天早上8點去抽血,,就經(jīng)過了13個小時的空腹時間,。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空腹”的意思往往是“餐前”,。正餐食物在胃里的排空速度通常是4?6小時。比如說,,7點吃早餐,,到12點已經(jīng)過了5個小時,有點餓感了,,就被大眾認為是“空腹”了,。
說空腹不能吃某種東西,往往是說在饑餓的時候不適合吃這種食物,。在饑餓狀態(tài)下,,胃里的食物被排空,沒有了食糜的保護,,還有饑餓收縮反應,,本來就不太舒服。這時候進食一些刺激性的食物,、酸度特別大的食物或難消化的食物,,有可能帶來更多的不適感。
特別是一些胃病患者,,胃里已經(jīng)有了損傷,、炎癥甚至潰瘍,這時候?qū)κ澄飵淼拇碳た赡軙用舾�,。濃甜食物,、濃酸味食物、糯米食物,、含酒精食物和含咖啡因食物都可能發(fā)生刺激胃酸的反應,,對胃酸過多者和胃-食管反流患者來說,餐前吃的時候尤其會加重不適感,。
相比而言,,吃富含淀粉的主食之后,再吃這些食物,,則其中的糖,、酸、刺激性食物都被主食食糜所稀釋,,對胃的直接刺激就會減小一些,。淀粉大分子可以吸附甚至“包裹”很多小分子物質(zhì),,減少它們對胃的刺激。
空腹進食之后,,不良后果有多大,?
十幾年前,空腹不能喝奶是個鐵律,,很多人寧可餓得難受都不敢喝奶,。我就寫了篇文章討論空腹能不能喝奶的問題,還在電視上發(fā)問:“嬰兒不都是空腹喝奶的嗎,?”
有人說:空腹喝牛奶,,營養(yǎng)會穿腸而過,蛋白質(zhì)都變成熱量了,,不能被人體充分利用,。這能不能算空腹喝奶禁忌的理由呢?
理論上來說,,先吃一些淀粉類的主食,,再吃富含蛋白質(zhì)的食物,,的確有利于提高蛋白質(zhì)的生物利用率,。
一方面,碳水化合物有“節(jié)約蛋白質(zhì)作用”,。有淀粉類主食來作為能量來源,,蛋白質(zhì)就可以更好地用在維持肌肉、修復身體組織器官等用途上,。
另一方面,,攝入蛋白質(zhì)后,需要較多的胃酸來啟動胃蛋白酶的活性,,也需要腸道分泌更多的蛋白酶,。如果沒有先吃點容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給胃腸“充充電”,增加“能量值”,,一些本來消化能力弱的人,,面對突然攝入的大量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消化能力可能是不夠充分的,。
部分人空腹喝牛奶不舒服,,最要緊的原因其實是消化能力問題,特別是乳糖不耐受,�,?崭购鹊臅r候,乳糖集中到達腸道,,更容易引起腸道脹氣,、痙攣,,甚至腹瀉、腹痛等不良反應,。如果先吃些淀粉類食物,,胃排空減慢,乳糖被稀釋,,加上胃腸得到能量供應整體消化能力增強,,喝牛奶后的不適感覺就會大大減輕,甚至消失,。
至于酸奶中的乳酸菌死掉,,這更不是什么重要的理由。沒有活乳酸菌的盒裝“殺菌酸奶”不是賣得很貴很火嗎,?沒聽說誰質(zhì)疑“為什么要故意把乳酸菌殺掉”這件事,。
所以,如果飯前吃什么喝什么胃里不舒服,,就別這么做,;如果明明沒有任何不良感覺,就繼續(xù)吃喝好了,。牛奶酸奶如此,,水果雞蛋之類也是如此。
空腹吃某種食物是否舒服 感覺因人而異
“強者百無禁忌,,弱者如履薄冰”,。一般體弱者、消化不良者,、胃腸疾病患者,、慢性疾病患者,需要對食物攝入的順序特別在意,。
對消化能力差,、食量小的人來說,飯前喝茶容易餓,,先吃水果胃不舒服,,消化速度減慢,就更容易消化不良,。對糖尿病患者來說,,上來就吃一個大粽子,血糖會升得太快,。飯前喝濃茶,,又容易出現(xiàn)低血糖。對容易腹瀉的人來說,,飯前喝咖啡,、喝牛奶,、喝豆?jié){、吃火龍果獼猴桃等水果,,都會促進腸道運動,,容易拉肚子。對他們來說,,冷刺激也會造成胃腸血流減少和腸道過度運動,,特別是飯前喝冰鎮(zhèn)飲料和冷涼食物也不是好選擇。對容易胃痛的人來說,,空腹吃柿子,、吃菠蘿等都容易造成不適。既怕柿子等水果里過多的單寧損傷胃黏膜,,也怕菠蘿等水果里強悍的蛋白酶損傷胃黏膜,。對有胃-食管反流的人來說,空腹喝咖啡,、吃甜食容易胃酸,,吃粽子也有類似問題。對胃酸過多的人來說,,飯前喝番茄湯,、喝酸奶、吃酸味水果可能會不舒服,。理論上說,,食物中的有機酸和胃酸相比酸度還差得遠,。但它可能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
其實,吃了之后到底有沒有不舒服,,身體自然會告訴你,。如果確有不適,就不要“百無禁忌”,,一定要聽從身體的反饋,,不能過度任性。但如果完全沒有不舒服的感覺,,也就不必刻意禁忌了,。
比如說,如果你喝牛奶明明沒有任何不舒服,,對乳糖和蛋白質(zhì)的消化能力都很強,,就不必“恪守”飯前不能喝奶、早上不能喝奶之類的禁忌了,。
吃多少,、怎么吃才會有不舒服的反應,?
所謂劑量決定毒性。畢竟食物不是毒藥,,飯前吃大量食物會引起不適,,未必吃一口就會引起麻煩。比如餐前吃水果,,吃兩片蘋果,、三片香蕉的果盤,絕大多數(shù)人都可以接受,;但如果飯前先吃一斤水果,,那就未必人人受得了。
同樣,,食物的吃法也很重要,。生著吃還是熟著吃?冷著吃還是熱著吃,?一口一口慢慢吃還是很快吃下去,?有沒有配合其他食物一起吃?這些都與吃進去之后的感覺密切相關(guān),。
比如說,,如果喝冷牛奶不舒服,可以喝熱牛奶試試,。還不舒服,,可以加點肉桂粉、姜粉攪勻了試試,,香辛料有促進消化的作用,。還不行的話,可以配合面包,、饅頭,、濃粥、燕麥片等食物試試,,沒準就能找到一種能接受的吃法,。
吃和不吃,風險和獲益哪個大,?
所謂能不能吃,,就是對進食某種食物進行利弊評估。如果弊大于利我們就不吃,,利大于弊我們就會吃,。
比如說,在嚴重饑餓狀態(tài)下,人體小腸的消化能力下降,,乳糖酶活力下降,,喝牛奶是更容易發(fā)生乳糖不耐受反應的。也就是說,,這時喝牛奶會更容易發(fā)生脹氣和腹瀉,。
香蕉等水果也是一樣的。雖然飯后吃或兩餐之間吃可能更好,,但在發(fā)生低血糖的時候吃幾口,,補充一點糖分,就會減少身體虛弱眼前發(fā)黑甚至出現(xiàn)生命危險的可能性,。
總之,,對于有關(guān)空腹食物禁忌的問題,我有以下忠告:
1.如果一種食物不能空腹吃的理由只是“營養(yǎng)吸收率下降”“益生菌死亡”“可能影響食欲”等,,不必太擔心,,不屬于禁忌范圍。
2.多傾聽身體的反應,。每個人對食物的接納能力差異甚大,,某種食物是否能夠空腹吃、飯前吃,,以你的身體感覺為準,。
3.身體健康、強壯,、消化能力強的人,,可以不必拘泥于他人的傳說;而身體虛弱,、消化系統(tǒng)有疾病,、有各種慢性疾病的人,則要特別注意食物的進食順序和搭配方式,。
4.需要控制血糖的人,,先吃點蔬菜、蛋白質(zhì)食物或其他慢消化食物,,再開始吃粽子之類糯米食物,和上來就吃相比,,更有利于血糖平穩(wěn),。
5.胃腸功能較弱或有胃腸疾病的人,先適當吃些谷類主食再吃紅薯,、紫薯及各種水果,,可能會減少發(fā)生不適的風險。
6.在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那些對消化道可能有刺激,、有損傷的食物,,比如過酸、過咸,、過度油膩,、過度刺激、含有高活力蛋白酶,、含有大量單寧及草酸的食物,,先吃點其他食物之后再吃它們是明智的。
7.大量吃不妥,,不等于一口都不能吃,。健康人不必草木皆兵,更不必因為空腹吃了什么食物而惴惴不安,。
藥物是否需要飯前吃,,請遵循說明書上的服用方法,以及醫(yī)生和藥師的建議,。很多藥物必須在飯前,,或飯后,或吃飯時定時服用,,否則可能影響藥效,,甚至帶來不必要的身體損害。這就不在本文的討論范圍中了,。(本文來源: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 作者: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學院范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