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忙備年貨 從沒顧上家里

早上5點半,天還沒亮,,天福號西直門店店長高立雪(上圖)就來到了店里,,開門收貨。夜里一兩點鐘,,各類熟食就已經(jīng)送到店里,,從柜臺前一直堆到了門口,“基本上得側(cè)著身兒擠進來,,再分門別類碼放到后面的小庫房里,,不能影響早上8點開門營業(yè)�,!泵磕甏汗�(jié)前45天,,天福號啟動節(jié)前年貨供應(yīng),今年從元旦開始,,高立雪基本上就得提前兩小時到店,。臨近春節(jié),店里更是忙碌,,“一天連口水都喝不上也正常,。”但是一直幫著市民備年貨的高立雪,,這些年卻從未顧上過家里,家里置辦年貨的事兒他從沒幫上過忙,。
節(jié)日銷量增了20倍
今年2月4日立春那天,,店里尤其忙碌,早上7點半比平時提前半個小時開門兒,,顧客就陸續(xù)來了,。立春老北京人講究吃春餅,、卷春卷,當(dāng)天來購買醬肘子的特別多,。西直門店備下了60噸低溫熟食,,還準(zhǔn)備了6000份春餅贈品,沒想到一上午就送光了,。
“平時我們7點半到店,,8點開門。春節(jié)前45天進入年貨銷售旺季,,幾十臺物流車從晚上11點開始送貨,,全北京共600多家店挨家送,我們也得提前兩小時到店,�,!备吡⒀┱f,隨著人們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重視,,老字號也跟著沾了光,。像立春、立秋,、春節(jié)都是銷量特別大的時候,,平日里一臺物流車能送三四家的貨,節(jié)日里光西直門店就得送三四車,�,!颁N量上升了十幾二十倍�,!�
高立雪2010年來到西直門店做店員,,之前對這家老字號也了解不多,所以腦子里根本沒有“旺季”那根弦,,“當(dāng)時我們店五六個人,,取貨都得是小跑著,真是‘腳打后腦勺’的感覺,�,!�
到了第二年,高立雪算是掌握了整個銷售流程,。趕上年節(jié),,雖然人多又忙,但干起來順手多了,。
老顧客一盼盼一年
一說起天福號,,老北京人都能想到醬肘子,天福號有24口直徑約1.2米的鐵鍋,,每天從早到晚,,都在冒著泡燉著醬肘子,,隔著墻老遠(yuǎn)就能聞見讓人流口水的濃香。僅次于醬肘子的就是爐肉了,,這種用果木烤出的脆皮五花肉,,從每年的11月供應(yīng)到來年3月份。老北京人冬天最熟悉的一道菜莫過于爐肉熬白菜了,,二分皮三分瘦五分肥膘,,走完油后的爐肉是很多老人最溫暖的回憶。但在2006年天福號第七代傳人王守祥老師傅恢復(fù)爐肉傳統(tǒng)老手藝之前,,爐肉在北京已經(jīng)消失53年了,。“也就是說,,基本上60歲以下的人對爐肉沒有概念,。”
有一年剛進11月,,一位老爺子來到店里,,說不買東西就是來問一下,“今年天福號爐肉還上不上,?”高立雪告訴老爺子說,,“上,但還得再等一兩個星期,�,!崩蠣斪诱f,“那行,,那我就放心了,。”聽完這句話高立雪納悶了,,就追問了老爺子一句:“您有什么不放心的呢,?”老爺子說,“如果今年爐肉還上的話,,我就先預(yù)訂一下,,回去把冰箱凍的那塊拿出來吃了�,!�
聽完老爺子的話,,高立雪眼淚都快出來了,“老爺子這半塊爐肉在冰箱里已經(jīng)凍了大概11個月了,,真沒想到消費者會用一年的期待來對待這個產(chǎn)品,。這就是大家對老字號產(chǎn)品的一種懷舊和鐘愛�,!�
這是情感傳遞的物件
從2010年到天福號西直門店,,每年春節(jié)前,就是高立雪最忙的時候,�,!敖衲陱脑╅_始就忙了,每天早上5點半到店,,晚上下班后基本到家都得12點多了,。”每年節(jié)前都忙著為顧客備年貨,,這些年高立雪卻從未幫家里置辦過年貨,,“都是家里人自己忙活,我一點兒忙也幫不上,�,!闭f到這兒,高立雪眼眶都紅了,。
不過,,在店里干得時間久了,高立雪對老字號也有了自己的認(rèn)識,。與其他食品不同的是,,老字號產(chǎn)品對于顧客來說,更多是的一種情懷,�,!拔覍淼昀锏念櫩头治龊蟀l(fā)現(xiàn),這些顧客中有一多半不是買給自己吃,,要么是孩子送給父母,,要不就是父母買給孩子吃。它已經(jīng)從普通的食物變成了一個情感傳遞的物件,,就好比說,,有一個情感的附加值在上面。我想這應(yīng)該就是老字號特色產(chǎn)品的魅力所在,�,!�
(記者 陳琳 文并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