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短視頻不能“短”文化
近日,,短視頻平臺抖音與國內7家知名博物館聯手推出的文物創(chuàng)意短視頻《第一屆文物戲精大會》在微信朋友圈里“火”了一把。4天時間,,累計播放量突破1.18億次,,點贊量達650萬,分享數超過17萬,,這一播放量相當于大英博物館2016年全年參觀總人次642萬的184倍,。過億次的播放量充分體現了短視頻這一新興網絡文化的“吸睛”力。
最新發(fā)布的《中國網絡版權產業(yè)發(fā)展報告(2018)》顯示,,我國短視頻產業(yè)在2017年實現了迅猛增長,,用戶規(guī)模突破4.1億人,同比增長115%,。但另一面,,短視頻亂象的頻頻出現也引發(fā)了社會關注,如何讓短視頻更具正向文化價值成為業(yè)界思考的重點,。
據了解,,在抖音開啟“博物館之旅”前,新浪微博也在今年4月啟動了“加強傳統(tǒng)文化和新時代美好生活優(yōu)質內容的扶持計劃”,,初期預計投入共計5億元的資源和資金,,推動人文、歷史、讀書,、收藏等傳統(tǒng)文化領域的優(yōu)質短視頻內容生產和傳播,。短視頻平臺之所以開始在內容生產上重視文化底蘊,,也是基于現實考慮,,即希望通過深層次、難以模仿的文化內涵,,以及和博物館,、非遺傳承人等進行獨家合作等方式,形成一定的內容門檻,,進而在內容生產方面產生差異性優(yōu)勢,。
基于類似的考量,短視頻內容創(chuàng)作者也正在加速為自己的內容添加文化內涵,�,!翱吹皆S多網絡主播拍攝的關于農村題材的短視頻,并獲得大量點擊和評論,。這些視頻有的展現鄉(xiāng)村的秀美風景,,有的是在深山老林里摘楊梅、挖野菜,,有的是在山泉溪流里捕魚撈蝦,。”在《半月談》的一則報道中,,美麗山村,、鄉(xiāng)土情結,通過短視頻的傳播,,成為城鄉(xiāng)文化溝通的一種新風尚,。
更多的文化元素也在顛覆著過去為了搞笑逗趣而拍短視頻的流行范式�,!八亩兑糇髌反蟛糠质歉阈Χ巫�,,以及用搞怪方式教大家念英文�,!薄冻於际袌蟆非安痪玫膱蟮乐�,,提到的武漢“網紅”陳龍,在抖音上擁有33.3萬名粉絲,,而他走紅的關鍵,,除了是因為他制作的短視頻風趣幽默外,還在于他曾在英國倫敦生活過,,有著標準的英式英語發(fā)音,,所拍攝的短視頻內容既能給粉絲帶來歡樂,還能幫助大家提升英語口語能力。
一些傳統(tǒng)文化旅游機構也看到了短視頻的利好,,正在以各種接地氣的新方式加入到短視頻的內容創(chuàng)作和創(chuàng)新之中,。今年清明節(jié),一曲歡快的《西安人的歌》帶火西安“摔碗酒”,;“五一”期間,,“如夢如幻的燈景”的短視頻分享,讓重慶洪崖洞成為眾人向往的旅游出行地……一系列和文化旅游相關的短視頻推薦,,接連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可以說,,通過短視頻這種新興應用模式,,網絡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實現了更為緊密的交互融合。
毋庸置疑,,作為移動互聯網領域最主要的內容表現形式之一,,在經歷了飛速發(fā)展和亂象整頓后,短視頻的未來發(fā)展存在無限潛力,。在當下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何拍出有文化記憶的作品,讓用戶在輕松愉悅的同時,,有更多獲得感和滿足感,,這對于眾多短視頻平臺和廣大短視頻內容創(chuàng)作者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