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外年貨大比拼 看這些中國元素走紅背后
隨著春節(jié)的腳步日益臨近,,消費市場呈現一片熱鬧景象,無論是中國傳統(tǒng)年貨還是外資品牌新年特款,都透露著濃濃的中國風,。
民以食為天,,在位于上海南京東路步行街的第一食品商店里,,大白兔奶糖,、酒心巧克力,、蝴蝶酥,、八寶飯,、臘味等商品前人頭攢動,。忙碌著的快遞員朱孝強說:“一天能在商店里接好多單,有的是個人零買,,有的是單位團購,,老字號食品尤為受歡迎,越到過年需求越旺,,遠的訂單還送去過西藏,、新疆�,!�
牢牢抓住“年夜飯”這一中國傳統(tǒng)元素的還有來自丹麥的樂高,,在小小的積木中融入了餃子、湯圓,、魚等人們熟悉的春節(jié)食品,,兼顧習俗與樂趣,使其成為當下一款時尚年貨,。
除了“吃”,,記者在多個商圈看到,帶有中國紅,、生肖豬的商品一路走俏,,尤其是“洋品牌”們,從奢侈品到快消品均在做“中國年”的文章,,比如古馳的小豬圖案毛衣,,施華洛世奇的飛豬手袋掛飾,赫妍的紅福金豬版氣墊霜和唇膏等,。
還有的品牌通過進一步挖掘中國文化來吸引消費者,,比如阿迪達斯將“悟”和“能”字筆畫圖案裝點在衣服和鞋子上,形成類似古代青銅器紋的效果,;肯德基攜手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推出國漫主題盛宴,,1月14日起《天書奇譚》限量上市,1月19日起《天蓬元帥豬八戒》攜孫悟空,、哪吒,、葫蘆娃,以一系列國漫產品和主題活動演繹國漫經典,。
奧緯咨詢副董事合伙人范紅表示,,一大波中國元素走紅的背后,是商家和品牌對中國消費市場潛力的重視,。盡管每到春節(jié),,都會有一些涉及中國元素的新品或限量版發(fā)售,但是今年有更多結合文創(chuàng)和懷舊情懷的商品,,試圖通過與消費者更多的聯(lián)結來刺激消費,。
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的2018中國文化消費指數顯示,,我國文化消費綜合指數繼續(xù)走高,由2013年的73.7增至82.2,。市場成長空間最大的五大文化產品依次是網絡文化活動,、文化娛樂活動、游戲,、電影,、文化旅游。
“從物質到文化,、從產品到體驗,,隨著消費升級,傳承傳統(tǒng)文化,、開拓周邊產品,,逐漸成為年輕人一種新的時尚�,!蔽挥谠@的東家App線下體驗店店長吳春燕說,,近日不少顧客前來購買雙面刺繡團扇、絲巾等,,有的則選做一塊手工藝品,,系好如意結,作為回家的新年禮物,。
不過,范紅認為,,中國風雖好,,但不能生搬硬套,商家和品牌發(fā)力“新老結合”“中西合璧”,,滿足人們對新消費的追求時,,需注意分寸和節(jié)奏,應避免過度營銷給消費者帶來審美疲勞,。(新華社上海1月22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