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用力使劲快点好深视频试看_韩国r级理论片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_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_欧美午夜影院_大胸校花被老头粗暴在线观看_不卡精品成人电影_国产麻豆精品入口在线观看_18禁黄网站禁片无遮挡观看下载,18禁无遮挡羞羞污污污污免费特级毛片在线大全免费播放 ,制服丝袜人妻综合第1页,青草伊人久久

共享除夕里的美好詩篇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詩詞選

2019年02月05日 08:10    來源:光明日報    陳虎 陳樹千

  “佳節(jié)唯宜飲”,,“聊持一樽酒”,。每個節(jié)日都是一壺醇香的陳年老酒,在春花秋月的滋養(yǎng)中保持溫暾,,在詩酒年華的故事里沉淀香氣,。元旦剛過,學者陳樹千撰寫的《節(jié)日里的詩歌盛宴——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詩詞選》一書由中華書局出版,。該書是一本有關(guān)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古詩詞的匯編,,精選自《詩經(jīng)》時代至清朝滅亡2000多年間220余位古人創(chuàng)作于節(jié)日期間的詩詞歌賦近300首。值此新春佳節(jié)之際,,光明悅讀版邀請本書的作者和編輯,,帶領(lǐng)讀者聆聽古人在節(jié)日里的慷慨之歌,品味那溫暾醇香的陳年老酒,。

  白露沾野草,,時節(jié)忽復易

  時間在毫無溫度中默默流淌,不為風月,不為悲喜,;時節(jié)卻有冷暖,,自然萬物隨著時序推移而生、長,、熟,、落,變換著生命的色彩,�,!懊髟吗ㄒ构猓倏楕Q東壁,。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白露沾野草,,時節(jié)忽復易,。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佚名《明月皎夜光》),。當時間鏈條上那些與四時交替、生命輪回相關(guān)的日子印入人們心里,,被揀選,,被認定,于是沒有溫度的時間點,,便被賦予了生命的意義與使命,,升格為人類時間軸上的節(jié)點,成為具有特殊名稱,、特定活動與特別情感體驗的節(jié)日,。

  節(jié)日源于生活在漫長農(nóng)耕歲月里的先民對自然的感恩、對生命的崇拜,、對未知的敬畏,,以及對未來的憧憬。當人的意識逐漸增強,,一些歷史人物漸漸融入節(jié)日,,被賦予了祭奠對象的主角光環(huán),節(jié)日也從原始崇拜的神秘走向人文精神的真實,。特別是唐代以后,,雖節(jié)日的古老禁忌尚在,但大多完成了世俗化,、娛樂化的轉(zhuǎn)向,,元日爆竹陣陣,、元夕煙花漫天、人日剪彩人勝,、立春執(zhí)鞭打牛,、花朝撲蝶、上巳祓禊,、寒食放飛紙鳶,、清明游春踏青、端午龍舟競技,、七夕庭中乞巧,、中秋闔家賞月、重陽登高飲酒,、臘八贈粥、冬至拜謁,、除夕一家老小圍爐夜話,、守歲熬年,宴飲,、歡笑,、祝福,節(jié)日披上了鮮艷亮麗的外衣,,洋溢著生活的熱情,,在世代中國人的操持之下,展示著和諧,、圓融的審美趣味與天人合一,、陰陽平衡的哲學思想。人們也在節(jié)日中感受自然的力量,,體驗世態(tài)人情,,或欣喜或嘆惋,胸中涌動著的情感與眼前的景物交織,,落筆成文便成了千百年淺吟低唱的辭章,。

  一夜連雙歲,除夕不同吟

  在五彩繽紛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作為春節(jié)前奏的除夕,,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極為重要。除夕是舊歲,、新年交接的節(jié)點,,一夜連雙歲,國人一向看重除夕,,賦予它辭舊迎新的文化內(nèi)涵,。除了紀念先祖、闔家團聚、祈福迎祥等節(jié)俗,,除夕還有一種詩意的打開方式,,文人墨客拈韻賦詩,將歲暮之時的情緒,、感悟與哲思傾注筆端,。

  除夕,又稱“歲除”“除歲”,,為歲末除舊布新之時節(jié),,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詩經(jīng)·唐風·蟋蟀》中“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歲月其除”,,是有關(guān)“除歲”最早的記載,。至晉朝時,已有守歲之俗,,周處《風土記》說蜀人“至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祭先竣事,,長幼聚飲,,祝頌而散,謂之分歲”,�,!肚G楚歲時記》亦曰:“歲暮,家家具肴蔌,,謂宿歲之儲,,以迎新年。相聚夜飲,,請為送歲留宿歲飯,。”由于除夕是舊年的最后一天,,所謂“月窮歲盡”,,也是新年的前夕,是除舊迎新的重要時間節(jié)點,,所以人們的一切活動都圍繞這一主題展開:除夕的“團年飯”“年夜飯”,,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一頓,,不僅家人歡聚共宴,而且要將祖先請回團年——鬼魅逐出,,天神送走,,祖先請回,體現(xiàn)了中國人的倫理情感,。團年飯后,,長輩要給小兒壓歲錢,這既是喜慶的賀歲之禮,,也是長輩給予幼兒以保護力量,。

  除夕之夜,年尾緊接年頭,,既送舊又迎新,,正所謂“一夜連雙歲,五更分兩年”,。在傳統(tǒng)社會人們的時間觀念中,,更多的是時間轉(zhuǎn)換階段的危機意識,過節(jié)與度厄是融為一體的,。人們以“達旦不眠”的方式,來表達對逝去光陰的留戀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霸缑咻p節(jié)序,垂老倦精神,。半夜兩年夢,,孤燈千里身”(懶云上人《都門除夕》)中“半夜兩年夢”句,尤見意深:只消“半夜”便做了“兩年夢”,,非常生動地道出了這一晚與往日夜間的大不相同之處,。人們眼看一年匆匆過去,無限惜別,,又期望來年,,于是,既饋又別,,既分又守,,如此復雜的情緒融匯在當晚的活動之中。何況同處除夕,,有人在家,,有人在外,境遇不一,,沉浮各殊,,各有心事,,各有感受,在此時節(jié),,自然容易觸及詩人們的多端情懷,。可以說,,意味著生命流逝界碑的除夕晚上,,最容易引發(fā)詩人對于生命意義的思考,所謂“舊國當千里,,新年隔數(shù)更”,,正是詩人們抒發(fā)感情最深最暢的時刻;“寒猶盡北峭,,風漸向東生”,,又值春風漸進之際,也最容易引發(fā)寂寞情懷:“衰殘歸未遂,,寂寞此宵情”(姚合《除夜二首·其一》),。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迎新歲

  除夕詩詞的最大特點是不著意雕琢,,敘實寫實,。盡管詞意平淡,但真情流露,,感人至深,,故更能引起人們的共鳴和聯(lián)想。1400多年前的南朝梁徐君倩,,最早將除夕守歲節(jié)俗寫入詩里:“歡多情未極,,賞至莫停杯。酒中挑喜子,,粽里覓楊梅,。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勿疑鬢釵重,,為待曉光來”(《共內(nèi)人夜坐守歲》),詩中描繪了夫妻二人甜蜜浪漫的除夕之夜,。但詩人的境遇不同,,詩作中守歲的場景也各不相同,表現(xiàn)出的思想情感也不相同,。

  守歲是對新春的守望,,對美好生活的守望。除夕之日,,一般人家通常是放些爆竹,,換上新的門簾窗簾,,貼春聯(lián)、門神等,,并早早準備一頓豐盛的“年夜飯”,,“鑼鼓兒童聲聒耳,傍早關(guān)門,,掛起新簾子,。炮仗滿街驚耗鬼,松柴燒在烏盆里,。寫就神茶并郁壘,,細馬送神,多著同興紙,。分歲酒闌扶醉起,,闔門一夜齊歡喜”(明沈宣《蝶戀花·除夕》),全家高高興興地度此佳節(jié),,詞用寫實之筆,,像話家常一般一氣呵成,所寫的即為中等或中等以下人家除夕之夜所呈現(xiàn)的歡忙景象,。

  農(nóng)歷過年,,最高興的自然是孩子,而老年人的歡樂,,又往往通過兒孫輩的歡樂襯托出來,。如范成大的《賣癡呆詞》云:“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迎新歲,。小兒呼叫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買,。二物于人誰獨無,?就中吳儂仍有余。巷南巷北賣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櫟翁塊坐垂簾下,獨要買添令問價,。兒云翁買不須錢,,奉賒癡呆千百年�,!毙殴P描繪,,將節(jié)日夜間的別種歡愉,躍然紙上,。欣歡之態(tài)中,,反映了異�,?煳康奶靷愔畼贰�

  除夕是普天同樂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達官貴人,、宮廷內(nèi)外也不例外。唐代詩人杜審言《守歲侍宴應制》詩“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孫捧御筵,。宮闕星河低拂樹,殿廷燈燭上薰天,。彈弦奏節(jié)梅風入,,對局探鉤柏酒傳。欲向正元歌萬壽,,暫留歡賞寄春前”,,表現(xiàn)當時豪門富室之家燈紅酒綠的守歲情景。唐太宗李世民的《除夜》詩曰:“歲陰窮暮紀,,獻節(jié)啟新芳,。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冰消出鏡水,,梅散入風香。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守歲之人歡聚一堂,,當杯中的酒飲盡,、漏刻中的水滴盡,新的一年也隨之而來,。詩人按捺不住春心,,看冰雪消融,看梅花飄落,,眼前的景色仿佛都朗潤起來,。明代名臣于謙客居太原,除夕遇冷,,作《除夜太原寒甚》:“寄語天涯客,,輕寒底用愁。春風來不遠,,只在屋東頭,。”這是詩人寫給自己的新春寄語,,詩中難掩對春的希冀,,也展示了詩人的陽光心態(tài):春風就在不遠處,,待到晨光破曉,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永懷難自問,此夕眾愁興

  舊年年歷上的每一個日子都鐫刻著守歲人的過往,,構(gòu)成守歲人生命的一部分,。在辭舊迎新的節(jié)點上,大多具有悲劇人格的古代文人,,往往生發(fā)出諸多感慨,,憶往昔,思未來,,感嘆人生,。“士志于道”的初心與“著書都為稻粱謀”的現(xiàn)實,、“為王者師”的豪情壯志與“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的落寞,種種矛盾與落差之中,,懷才不遇,、壯志難酬是古代文人較為普遍的生存狀態(tài)。年終歲尾,,當詩人們念起遭逢不利,,難免生出愁苦、悲傷的情緒,。

  唐代方幹雖有清俊之才,,卻終不能仕,借《除夜》一詩抒發(fā)胸臆:“永懷難自問,,此夕眾愁興,。曉韻侵春角,寒光隔歲燈,。心燃一寸火,淚結(jié)兩行冰,。煦育誠非遠,,陽和又欲升�,!背烁袊@世事,,詩人也常在除夕詩作中感慨時間,這是除夕“歲窮日暮”的特殊性決定的,。古代詩詞中常以物喻時間,,如流水,、如白駒、如飛箭,。宋代蘇軾的《別歲》詩,,借題發(fā)揮,堪稱一首生命之歌,,詩中流溢著對時光易逝的傷感和對生命短暫的困惑:“故人適千里,,臨別尚遲遲。人行猶可復,,歲行那可追,?問歲安所之,遠在天一涯,。已逐東流水,,赴海歸無時……勿嗟舊歲別,行與新歲辭,。去去勿回顧,,還君老與衰�,!惫嗜巳绻h行千里,,還要依依惜別、遲遲難行,,何況人生別離一歲呢,?可怕的是,人之遠行尚可歸來,,而歲月的流逝卻不能追回了,。而其《守歲》詩又說:“欲知垂歲盡,有似赴壑蛇,。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想到一年年地度過,,重要的是不要將自己的心事,、理想、愿望隨意蹉跎,。努力就從今夕開始,,趁著現(xiàn)在自己還年輕,詩中充溢著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宋代姜夔作《除夜自石湖歸苕溪》,,感嘆人生起落:“少小知名翰墨場,十年心事只凄涼,。舊時曾作梅花賦,,研墨于今亦自香�,!睋碛欣硐肱c氣節(jié)的人,,縱使遇到挫折,他們的內(nèi)在精神也始終是積極向上的,,詩人樂觀地遵從內(nèi)心,,面向新春,面向未來,。方岳的《瑞鶴仙·壽丘提刑》也寫道:“莫道年華歸也,。是循環(huán)、三百六旬六日,,生意無窮已也,。”年復一年,,最重要的是珍惜當下,,不空虛度日,不蹉跎光陰,,努力過好人生就從這個除夕開始,。

  除夕是時序自然更迭中極重要的一環(huán),可除夕也提醒著人們年齡在不斷地增長,。宋代蘇轍《除夜》就云:“老去不自覺,,歲除空一驚�,!蹦挲g既反映時間的變化,,也反映人生理上的變化。宋代梅堯臣《除夕與家人飲》有詩句“稚齒喜成人,,白頭嗟更老。年華個里催,清鏡寧長好”,,蘊含著時間與生命的哲學思考,。傷老又是節(jié)日詩詞中常見的主題,除夕過后,,天增歲月人增壽,,而對于老年人來說,這卻是百般無奈之事,,于是有“少時守歲喜蹁躚,,老境衰頹只益眠”(宋姜特立《六十七守歲》)。唐代白居易《除夜》曰:“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火銷燈盡天明后,,便是平頭六十人,。”詩人無意守歲卻抱病難眠,,節(jié)日與病恙的雙重作用,,強化了詩人對生命流逝的敏感體驗。

  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

  除夕之夜,,最溫馨的事莫過于與家人,、愛人守歲熬年。然而,,人生多有離別苦,,千家萬戶的團圓日,總有人迫于生計行走在路上,,總有人沉浸于親友至愛不能相伴,。如果這時正在歸途之中,卻耽于旅舍,;或者外出遠行,,而偏阻于旅店,甚至陰陽兩隔,,則詩人所吟,,無奈心緒更為復雜。唐代詩人高適的《除夜作》“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zhuǎn)凄然,。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巧妙地運用“對寫法”,,寫出了羈旅途中的鄉(xiāng)愁,,思念那片生于斯長于斯的土地,思念那個除夕夜里正在思念著他的人,,把深摯的情思抒發(fā)得婉曲含蘊,。

  在《客中守歲》中,白居易也寫出“守歲尊無酒,,思鄉(xiāng)淚滿巾”之類的詩句,。還有不少詩篇,將在旅店中度過除夕之夜感受到的獨,、寒,、思、愁等百般滋味糅在一起,,繪成一幅歲末途中的守燈圖,。1300年前的除夕,又恰逢翌年立春,,王灣正在江上舟中,,新舊之日交替,新舊之歲迎送,,如此難得的良辰,,敏感的詩人難禁思鄉(xiāng)之念,長夜不寐,,最終撰成膾炙人口的《次北固山下》,,詩曰:“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逼渲械摹昂H丈鷼堃梗喝肱f年”,,成為稱譽千古的佳聯(lián),,千百年來稱譽一口。據(jù)記載,,此句在當時就有“詩人以來少有此句”之譽,,殷璠的《河岳英靈集》就云:“張燕公手題政事堂,以示能文,,令為楷式,�,!泵骱鷳搿对娝挕芬卜Q此聯(lián)為盛唐典型,“妙絕千古”,。

  宋代秦觀貶謫湘江,,作《阮郎歸·湘天風雨破寒初》感嘆形影相吊、書信難傳的悲苦:“鄉(xiāng)夢斷,,旅魂孤。崢嶸歲又除,。衡陽猶有雁傳書,。郴陽和雁無�,!痹┰瑒P在外漂泊多年,,《客中除夕》滿載思鄉(xiāng)悲情:“今夕為何夕?他鄉(xiāng)說故鄉(xiāng),�,?慈藘号螅瑸榭蜌q年長,。戎馬無休歇,,關(guān)山正渺茫。一杯柏葉酒,,未敵淚千行,。”節(jié)日里最怕他人“笑聲轉(zhuǎn),、新年鶯語”,,而自己只能依靠回憶取暖。宋代吳文英把思念成疾的悲戚寫入《祝英臺近·除夜立春》:“歸夢湖邊,,還迷鏡中路,。可憐千點吳霜,,寒銷不盡,,又相對、落梅如雨,�,!�

  除夕懷人,生者或許還能相見,,逝者則只能放在心里,,寫入詩中。清代袁枚的《傷心》即是對母親的祭奠之作:“傷心六十三除夕,,都在慈親膝下過,。今日慈親成永訣,,又逢除夕恨如何?素琴將鼓光陰速,,椒酒虛供涕淚多,。只覺當初歡侍日,千金一刻總蹉跎,�,!�

  流光代謝歲應除,天亦無心判莞枯

  中華民族的血脈里流淌著家國情懷的基因,,世代相傳,,生生不息。因此,,愛國就構(gòu)成了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古人常以詩詞的形式表達拳拳的愛國之心,即使在慘淡困窘的境遇中,,仍舊能夠把個人的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唐末亂世,,詩人羅隱憂思動亂將傾的國家,,寫下《歲除夜》一詩:“官歷行將盡,村醪強自傾,。厭寒思暖律,,畏老惜殘更。歲月已如此,,寇戎猶未平,。兒童不諳事,歌吹待天明,�,!苯鸢ё谔炫d三年(1234),金朝滅亡,。當年除夕,,避禍寓居今山東聊城至覺寺的詩人元好問,寫下《甲午除夕》一詩:“暗中人事忽推遷,,坐守寒灰望復燃,。已恨太官余曲餅,爭教漢水入膠船,。神功圣德三千牘,,大定明昌五十年,。甲子兩周今日盡,空將衰淚灑吳天,�,!奔雀袊@太祖、太宗的神功圣德,,更恨近世朝廷的昏庸腐敗,,斷送了國家,痛感國破無望,,報國無期,,滿篇充溢著悲憤沉郁之氣。南宋趙昺祥興元年(1278)十二月,,丞相文天祥在廣東海豐北五坡嶺兵敗被俘,被送到元大都囚于柴市兵馬司,。元朝至元十八年(1281),,時值辛巳,文天祥在獄中度過人生中最后一個除夕,,并寫下《除夜》一詩,,回憶自己的戎馬一生。詩人自知將死,,卻無所畏懼,,故國已亡,詩人心中了無牽掛,�,!懊S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痹娙颂魺舸�,,氣宇軒昂;詩句非凡,,浩然蓋世,。

  明代戚繼光《辛未除夕》有“燕然北望空彈劍,馬革尋常片石難”,,雖然詩句中透著失意與不滿,,但我們?nèi)阅芮逦馗惺艿皆娙似铺斄⒐Α?zhàn)死沙場的決心,。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失敗,,清廷政府卻把責任推給了林則徐,。林則徐受誣陷,遭讒害,,先被革職,,次年又被流放新疆伊犁。1842年除夕,,流放中的林則徐寫了《除歲》四首,,其中一首云:“流光代謝歲應除,天亦無心判莞枯,。裂碎肝腸憐爆竹,,借棲門戶笑桃符。新幡彩勝如爭奮,,晚節(jié)冰柯也不孤,。正是中原薪膽日,誰能高枕醉屠蘇,�,!痹娪帽癖帕驯扔髯约旱母文c爆裂,以晚節(jié)冰柯說明自己并不失望,�,!罢侵性侥懭铡保粲跞珖舷略诖宋M鰰r節(jié),,臥薪嘗膽,,圖報奇恥。詞句淺近,,而憂國憂民之情絲縷明晰,,反映了民族英雄林則徐在含冤流放期間的除夕之夜,雖身滯邊疆,,仍對國家命運深切憂慮,。

  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有枕戈待旦的英雄,,也有勤勉為民的良臣,。明代曹學佺赴廣西上任時已是半百之人,面對瘴疫猖獗的環(huán)境和復雜的民族關(guān)系,,勤政愛民的他曾作《癸亥除夕》明志:“廿年曾注粵參藩,,前后趨承站主恩。嶺外民生空杼軸,,遼陽兵氣咽關(guān)門,。私憂國計無歸著,屢到家書亦厭煩。半百已過彈指頃,,尚留殘燭照黃昏,。”

  除夕詩詞寄寓著豐富的情感意蘊,,是時序新舊交替的特殊時刻,,詩人內(nèi)心情感活動的真實寫照。讀著一首首除夕詩詞,,仿佛展開了一幅幅人生畫卷,。除夕是孕育希望的夜晚,無論是一家人圍爐夜話,,還是一個人看燭影搖紅,,雞鳴破曉,又是生機盎然,、蓬勃向上,、吉祥美好的新一年�,!皠窬裣Σ豁毭�,。且滿滿,泛觥船,。大家沉醉對芳筵。愿新年,,勝舊年”(宋代楊無咎《雙雁兒·除夕》),。

  (作者:陳虎,,系中華書局編審,;陳樹千,系黑龍江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chǎn)業(yè)頻道>>>>>

(責任編輯: 李冬陽 )

共享除夕里的美好詩篇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詩詞選

2019-02-05 08:10 來源:光明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