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有意義的原創(chuàng),永遠無法復制粘貼的恰是生活。在文化內容極大豐富,、傳播渠道日益多元的當下,,更需要包括“用戶”在內的創(chuàng)作者深刻認識自我、吃透生活,、感悟人生,,講述獨特且充滿正能量的故事
73歲的“北海爺爺”憑借儒雅氣質在網上走紅,;89歲的“敏慈不老”上傳的視頻單條最高播放量近500萬,;79歲的“穿高跟鞋的汪奶奶”在抖音上有1500多萬人關注,。近來,“銀發(fā)網紅”不斷刷屏,,在網絡媒體中灑下一抹美麗的風景,,讓人驚呼“這下,輪到爺爺奶奶成為網紅了”,。
綜觀這些“銀發(fā)網紅”們的作品,,可以發(fā)現熱度高的往往是長輩們講述自己人生故事,給人以思考與啟迪的視頻,�,!按└吒耐裟棠獭币婚_始以時尚裝扮、精致生活的內容受到關注,,后改用“過來人”身份分享人生經驗,,贏得了更多粉絲。閱歷是與“銀發(fā)”更匹配的“人設”,,與其看到“銀發(fā)”被刻意“染黑”,,粉絲們更愿意傾聽“銀發(fā)人生”的故事及其蘊含的哲理。這再一次表明“內容為王”是互聯網條件下文藝創(chuàng)作生產和傳播的一條鐵律,。它同時也提醒人們,,網絡空間以內容為王,但內容絕非一成不變,,其生產方式更不能流于雷同的套路,。
隨著互聯網技術深入發(fā)展,網絡文化樣態(tài)不斷發(fā)生變化,,特別是網絡短視頻,、網絡直播日臻成熟,覆蓋面和影響力迅速提升,,進一步降低網絡文藝內容生產的門檻,,也推動內容供給群體不斷擴大。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已達9.04億,,包括短視頻在內的網絡視頻成為僅次于即時通信的第二大互聯網應用類型,用戶規(guī)模達8.5億,。龐大的網民群體不但是網絡文化的消費主體,,而且構成其生產和傳播的生力軍�,!坝脩羯a內容”成為當下網絡文藝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短視頻和直播領域尤為明顯,。
在互聯網構建的空間中,不但發(fā)生著媒體渠道的融合,,用戶與受眾也在重疊和融合,。其實,無論是用戶還是受眾,,他們都是現實生活中的個體�,;ヂ摼W的便捷,,使人們既能把自己的世界分享給別人,也更容易看到別人的世界,。與專業(yè)生產內容相比,,“用戶生產內容”更多是自己生活的記錄和評點。人生是有意義的原創(chuàng),,永遠無法復制粘貼的恰是生活,。在“用戶生產內容”條件下,內容優(yōu)勢與主體優(yōu)勢產生密切的關系,�,;ヂ摼W上受到人們歡迎和喜愛的,正是那些把用戶創(chuàng)作者自身優(yōu)勢進行轉化,,從而創(chuàng)作出的優(yōu)質內容,。
當我們打開手機,滑到“銀發(fā)網紅”的視頻,,感受到的是歲月長河中旺盛的生活熱情,,而我們關注這些內心充盈的長者,既出于共鳴,,也是為了汲取他們人生閱歷沉淀出的處世智慧,。經歷過時代變遷的人生故事和感悟,即便平淡瑣碎,,也充滿真實的力量,,這是再有技巧的藝術虛構也無法替代的,。在這些視頻作品的評論區(qū)中,,很多網友留言說,看了視頻就像見到自己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覺得親切又真實,也常有人留言傾訴生活的煩惱,、人生的困惑,,或希望得到長輩的勉勵和開導,。用戶之間的隔屏對話,其實已是參與了彼此生活,,在柴米油鹽,、喜怒哀樂的訴說中一起咂摸人生滋味。這樣的體驗是專業(yè)生產內容難以做到的,,更容易讓人感受到事實和情感意義上的雙重真實,,這也是“用戶生產內容”受到人們歡迎的重要原因。
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或文化產品凝結著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和情感,�,;ヂ摼W改變了文化生產從內容到形式的方方面面。在文化內容極大豐富,、傳播渠道日益多元,、欣賞方式更趨互動的當下,更需要包括“用戶”在內的創(chuàng)作者吃透生活,、感悟人生,,講述獨特而充滿正能量的故事。(胡一峰)